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题目详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
好以①②③
好
以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
好以①②③
好
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 鲁国有好钓鱼的人.好:喜欢.
②句意为:以桂花为饵.以: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案:
(1)①喜欢②用
(2)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鹏程万里》
①句意为: 鲁国有好钓鱼的人.好:喜欢.
②句意为:以桂花为饵.以: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案:
(1)①喜欢②用
(2)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鹏程万里》
看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怎么翻译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 2020-03-31 …
文言文灵邱丈人的翻译,急急急...灵邱之丈人善养蜂,岁收蜜数百斛,蜡称之,于是其富比封建君焉。丈人 2020-06-14 …
《太极拳论》多少字《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 2020-06-17 …
有句话叫“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有替别人担心、着急,忘了怎么说来着不是四个字的成语“想别人 2020-06-19 …
填空题,1.十年树木,()2.百尺竿头,()急,1.十年树木,()2.百尺竿头,() 2020-06-20 …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十年树木,()2.百尺竿人,(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十年树木,()2 2020-06-20 …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十年树木,()2.百尺竿人,(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1.十年树木,()2 2020-06-20 …
一根竹竿共有7节,一只蜗牛从地上开始往上爬,它白天爬上3节,晚上又滑下2节.那么,这只蜗牛几天才可 2020-06-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子张子①谪居大庾,借僧居数椽②,阅③七年,即东窓种竹数竿,为读书之所。 2020-06-28 …
急急急!语文课后题要快,准确!!!问题:古代文人,墨客多看重荷的观赏价值,李渔的<芙蕖>去写出了新意 2020-1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