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题目详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
好以①②③
好
以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②即是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处位:所处的位置。③是:正确。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①鲁人有好钓者___
②以桂为饵___
(2)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3)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则文言寓言《___》,它的写作手法和这篇非常相似。
好以①②③
好
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 鲁国有好钓鱼的人.好:喜欢.
②句意为:以桂花为饵.以: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案:
(1)①喜欢②用
(2)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鹏程万里》
①句意为: 鲁国有好钓鱼的人.好:喜欢.
②句意为:以桂花为饵.以:用.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
答案:
(1)①喜欢②用
(2)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
(3)《鹏程万里》
看了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拔)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 2020-04-0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①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 2020-04-06 …
揠苗助长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2020-04-06 …
课外古文。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2020-06-13 …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020-06-17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 2020-06-22 …
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2020-06-29 …
英语翻译所忌乎排偶者,谓其有意使然,如左置一物,右无一物以配之,必求一色相俱同者与之相并,是则非偶而 2020-11-25 …
帮我把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 2020-12-14 …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