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快》》》》》》》》》》》》

题目详情
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
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说实话以前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句话,也没有深究其含义.但是现在我明白了,因为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全校师生一起诵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经典古诗词,让我们每个人受益匪浅.这句话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更是我感触最深,最受益的一句话.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在“书”中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诸葛亮当年“躬耕于南阳,苟全生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可谓“淡泊”、“宁静”之极.然而,其心忧国家,有澄清天下之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不懈努力,让雄才大略的刘备生出“犹鱼之有水”之感;助刘备联孙权抗曹操,成就帝业;辅刘禅励精图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一生对“致远”的执着.
  在与学一起学习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淡泊名利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干扰静下心来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他们似懂非懂,这并不影响他们背会这句话.
  前些天我问学生们,学期结束了,假如你得不到你认为应该是你的荣誉你会怎样对自己说呢?他们看着我,无语.沉默了一会儿后,我对学生们说,如果是我,我会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们中有人恍然大悟状,因为这句话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只是没有机会实践一下罢了.学生们是不是真的听懂了,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了.其实这句话早就知道,只是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入地研究.当我们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是轻轻松松说出来,说到做,可就困难多了.
  很久很久以前,很在意这些.做了,就想得到人家的认可.什么来表明人家的认可呢?应该是各种各样的荣誉吧.没有这样那样的荣誉证明,怎么证明你做得好呢?年轻人这样想问题,应该是可以理解的.随着岁月的流失,慢慢看淡这些花花绿绿的证书了,但那个时候看淡这些多多少少有点勉强.后来,有朋友先借我一本《学会宽容》给我,后来又借一本《学会放弃》,当然还真想不通,对什么都能宽容吗?什么都放弃了,还有自己吗?想不通归想不通,但还是看完了.学习了,当然就有进步了.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恐怕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明白了,也就坦然了.
  现在是彻底想清楚了,人活着是多么不容易,为什么要因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而烦恼呢?以前听到有不如自己的人当了什么什么先进,心里还有些不舒服,那应该是深藏在骨子里的“傲”在做祟吧?现在,我完成可以笑对一切了,嘿嘿!应该说是可以笑傲江湖了.什么名,什么利,都是身外之物,都可以视如粪土.
  没有半点勉强,在教会学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后,我突然有了大彻大悟之后的痛快.
看了 参加中华经典诵读的心得体会快...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熟读精思 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2020-05-13 …

读书要三到阅读题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  2020-05-22 …

《读书要诀》朱熹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  2020-06-13 …

同样是背诵,那么死记硬背和熟读成诵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死记硬背?举例说明,熟读成诵是读熟了就背诵吗?  2020-06-27 …

阅读《往事依依》的节选部分,完成下列各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  2020-07-05 …

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  2020-11-28 …

往事依依答案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  2020-11-28 …

阅读理解。(18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  2020-12-15 …

语段阅读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  2020-12-15 …

阅读《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5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