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下面两段文目文,完成第6—10题。(15分)(甲)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④自追之。诩⑤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目文,完成第6—10题。(15分)
(甲) 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④自追之。诩⑤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 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疗其反而皆验 也? ”淘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 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注释]
①太祖:曹操。②比:连续。③征之:征讨张绣。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一段时间,曹操连 续攻打张绣。④绣:张绣。⑤诩:贾诩,张绣的军事参谋。
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诩谓绣曰( ) (2) 大败而还( )
(3) 绣信之( ) (4) 而公曰必克( )
7. 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今已败,奈何复追?
8. 为什么贾诩先不让张绣追击,后来又要他赶快追击?(3分)
(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9. 曹刿在论战的过程中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分析,相比之下贾诩在论战的过程中更侧重于什么?(3
分)
10. 从上面两个语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谋士在分析战争形势时比较注重什么?(3分)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目文,完成第6—10题。(15分)
(甲) 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④自追之。诩⑤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 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疗其反而皆验 也? ”淘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 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注释]
①太祖:曹操。②比:连续。③征之:征讨张绣。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一段时间,曹操连 续攻打张绣。④绣:张绣。⑤诩:贾诩,张绣的军事参谋。
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诩谓绣曰( ) (2) 大败而还( )
(3) 绣信之( ) (4) 而公曰必克( )
7. 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今已败,奈何复追?
8. 为什么贾诩先不让张绣追击,后来又要他赶快追击?(3分)
(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9. 曹刿在论战的过程中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分析,相比之下贾诩在论战的过程中更侧重于什么?(3
分)
10. 从上面两个语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谋士在分析战争形势时比较注重什么?(3分)
(一) 阅读下面两段文目文,完成第6—10题。(15分)
(甲) 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④自追之。诩⑤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 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 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兵势有变,亟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今已败,奈何复追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疗其反而皆验 也? ”淘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 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 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三国志•贾诩传》)
[注释]
①太祖:曹操。②比:连续。③征之:征讨张绣。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有一段时间,曹操连 续攻打张绣。④绣:张绣。⑤诩:贾诩,张绣的军事参谋。
6.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 诩谓绣曰( ) (2) 大败而还( )
) (2) 大败而还( ) )(3) 绣信之( ) (4) 而公曰必克( )
) (4) 而公曰必克( ) )7. 翻译下列的句子。(2分)
今已败,奈何复追?
8. 为什么贾诩先不让张绣追击,后来又要他赶快追击?(3分)
(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9. 曹刿在论战的过程中既善于观察又善于分析,相比之下贾诩在论战的过程中更侧重于什么?(3
分)
10. 从上面两个语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谋士在分析战争形势时比较注重什么?(3分)
6. ⑴对……说(2) 回来(3) 相信(4) 战胜
7. 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又要去追呢?
8. 先不让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可能有所防备 后来让 赶快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战胜必轻装速回,此时防 备较弱。
9. 曹刿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分析。而贾诩更侧重 于分析双方的形势。
10. 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或:知己知彼。或:根据变 化调整策略。或:把握恰当的时机。意思接近即可)
6. ⑴对……说(2) 回来(3) 相信(4) 战胜
6. ⑴对……说(2) 回来(3) 相信(4) 战胜7. 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又要去追呢?
7. 现在已经失败了,为什么又要去追呢?8. 先不让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可能有所防备 后来让 赶快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战胜必轻装速回,此时防 备较弱。
8. 先不让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可能有所防备 后来让 赶快追是因为分析到曹操战胜必轻装速回,此时防 备较弱。9. 曹刿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分析。而贾诩更侧重 于分析双方的形势。
9. 曹刿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分析。而贾诩更侧重 于分析双方的形势。10. 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或:知己知彼。或:根据变 化调整策略。或:把握恰当的时机。意思接近即可)
10. 了解敌我双方的情况。(或:知己知彼。或:根据变 化调整策略。或:把握恰当的时机。意思接近即可)一小船在河中逆水划行,经过某桥下时,一草帽落入水中顺流而下,半小时后划船人才发觉,并立即掉头追赶, 2020-04-26 …
一艘小船逆水匀速行驶,经过一座桥下时从船上掉下一木板到水中,船夫半小时后才发现,立即掉头追赶,在桥 2020-05-23 …
一只小船在逆水中匀速行驶,经过一座桥下时,从船上落下一木板到水中,船员半小时后才发现,立即调头追赶 2020-06-03 …
两个同学一起追逐玩耍,甲同学先跑,乙同学在后面追,甲在20秒内跑了120米,乙比甲迟1秒钟出发,追 2020-07-18 …
流水行船问题一小船逆流航行,在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20分钟后发现,掉头回追,回追上这只木箱所需的 2020-11-01 …
要有解析一小船逆流航行,在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20分钟后发现,掉头回追,回追上这只木箱还需的时间 2020-11-05 …
一小船逆流航行,在途中掉下一箱可漂浮物品,20分钟后发现,掉头回追,回追上这只木箱还需的时间()A. 2020-11-05 …
逻辑思维有一群狼,还有一群羊,一匹狼追上一只羊需要十分钟.如果一匹狼追一只羊的话,剩下一匹狼没羊可追 2020-11-22 …
逻辑思维有一群狼,还有一群羊,一匹狼追上一只羊需要十分钟.如果一匹狼追一只羊的话,剩下一匹狼没羊可追 2020-11-22 …
一船逆流匀速航行,船过桥下时,从船上掉下一个皮球,经过半小时后,船上的人才发现,立即掉转追赶,在桥下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