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凯歌行进到出现重大曲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

题目详情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凯歌行进到出现重大曲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  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国家体系,将陷入“有一体之名,而无一体之实”的境地;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
                                                                         --任仲平《各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希望所在》
    材料四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2)材料二中的“直接过渡”和“迂回过渡”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由“直接过渡”转向“迂回过渡”的原因。
(3)请结合材料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谈谈“现代的制度”的内涵。 
(4)为摆脱“路径障碍”,我国在经济体制上是如何进行政策调整的? 
(5)材料二的“迂回过渡”与材料四的政策调整在实质上有何相同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凯歌行进到出现重大曲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材料二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社会主义思想,列宁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坚持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到1921年,列宁经过反思,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列宁晚年社会主义思想的三重涵义》
    材料三  对于中国各民族来说,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国家体系,将陷入“有一体之名,而无一体之实”的境地;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
                                                                         --任仲平《各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希望所在》
    材料四   邓小平模式是如何从历史上演变过来的?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路径障碍,试错反弹”,更具体地说,……使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陷入到了绝境,形成“路径障碍”,而摆脱这一困境的办法,并不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执政精英预先根据某一种现成的蓝图施工,而是在实践与试错中,不断针对面临的具体矛盾、困难与问题进行政策调整……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
(2)材料二中的“直接过渡”和“迂回过渡”分别指什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列宁由“直接过渡”转向“迂回过渡”的原因。
(3)请结合材料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有关史实谈谈“现代的制度”的内涵。 
(4)为摆脱“路径障碍”,我国在经济体制上是如何进行政策调整的? 
(5)材料二的“迂回过渡”与材料四的政策调整在实质上有何相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结合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可知依据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应付国内的复杂局势,列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想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于是推行新经济政策.其原因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和危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依据材料“认识到在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里,不能直接过渡,而只能迂回过渡.…如果硬要过渡,只能碰得头破血流.”
结合所学知识原因归纳如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过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暴动频繁,士兵发动兵变.
(3)依据材料“如果没有一个现代的制度支撑,就无法改变落后挨打、蚕食瓜分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涵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学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者都的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都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学生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型,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代替.依据: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2)“直接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迂回过渡”:新经济政策.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过了俄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合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现实);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暴动频繁,士兵发动兵变.
(3)内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调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5)相同点:都是对现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或都是为适应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进行的);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看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一句是什么每于寒尽觉春生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夜曲中闻折柳的下一句是什么卧看满天落红不  2020-05-13 …

《春夜洛城闻笛》诗意?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  2020-05-1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弟周  2020-06-27 …

阅读李白《春游洛城闻笛》,回答问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20-07-0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  2020-07-12 …

古诗歌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表达  2020-11-13 …

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在于?  2020-11-26 …

课外优秀诗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4-25题。(5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  2020-11-29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2020-11-29 …

一吨砼折合成标准煤,折合系数是多少一吨水泥一吨钢材一立方米木材折合成标准煤?折合系数是多少?在那里可  2021-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