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在 1870年至 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 690万增加到 1500万。 1900年,每 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 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 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 8.3人,法国有 7.6人,英国只有 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生产方法都是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也有一些重要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缝纫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过去 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 17~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2)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 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在 1870年至 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 690万增加到 1500万。 1900年,每 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 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 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 8.3人,法国有 7.6人,英国只有 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生产方法都是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也有一些重要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缝纫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过去 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 17~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2)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 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 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五百年来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强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据统计,美国在 1870年至 1900年,小学生人数由 690万增加到 1500万。 1900年,每 1万人口中平均有大学生 31.4人,把其他主要国家远远甩到后面。而当时,在 1万人中的大学生:德国有 8.3人,法国有 7.6人,英国只有 6人。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要的新机器和生产方法都是英国发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虽也有一些重要发明,但内燃机、柴油机、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的发明和改进,大部分是德国人干的;而缝纫机、白热丝灯和电话以及“泰罗制”的科学化生产管理方法,则是由美国发明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过去 20年(改革开放以来),是自鸦片战争以来国际环境最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稳定、经济最为发展的时期,可谓一百多年来未曾有过的新局面。尽管曾发生过苏东剧变的动荡……但中国人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
——摘自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重要分水岭”的含义是什么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 17~ 19世纪英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原因。
(2)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逐渐从英国向美国转移,根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要说明近 20多年来中国是如何抓住新的机遇“成长为一个负责任的世界性大国”的。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世界大国的崛起有哪些共同因素 ?
( 1)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 2)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4)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
第一问第(1)小问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第(2)小问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啊。第二问根据材料从教育发展程度、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两方面回答。第三问回答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步骤。第四问从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教育、国家政策等角度回答。
( 1)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 1)含义:新航路开辟,人类从此由分散独立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原因: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上,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2)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 2)原因:在教育发展程度方面,美国高于英国;在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方面,美国领先于英国。(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4)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
( 4)共同因素:建立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照搬别国发展模式;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在国家力量指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
第一问第(1)小问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第(2)小问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啊。第二问根据材料从教育发展程度、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两方面回答。第三问回答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步骤。第四问从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教育、国家政策等角度回答。
第一问第(1)小问回答新航路开辟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第(2)小问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啊。第二问根据材料从教育发展程度、重要发明和生产管理两方面回答。第三问回答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潮流的步骤。第四问从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教育、国家政策等角度回答。
闵王立.好一一听之的意思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为的意思.宣王悦之,悦的意思.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 2020-05-16 …
文言文阅读(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 2020-06-15 …
“之”的意思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⑤之.廪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闵王 2020-06-29 …
滥竽充数:廪食以数百人的意思(单项选择题)下面句中.两个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廪食以数 2020-07-07 …
某校就一些课外书目对男女生阅读情况开展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书目男生阅读人数百分比女生阅读人数百分 2020-07-19 …
文言文阅读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 2020-11-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 2020-12-0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