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对比和反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题目详情
对比和反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衬”出其中的一个.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抒情诗,在看似叙事中作者通过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对照,凸显出今年今日此时此刻桃花“依旧”而人面不再的那种感伤之情.这里重点是通过比照,以去年的欢快衬托(反衬)出今年的落寞感伤怅然无奈!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对比则是把对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后相叙,加以比照,来使人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强烈而清晰地传达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旨,以增强艺术效果的表现手法.它强调的是通过比照更鲜明强烈地表达某种意旨.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归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诗人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今昔对比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读者清晰的感受到历史盛衰的无常.这里重点是通过今昔两种境况的对照,使人从中清晰强烈地感受到某种哲思,而不是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种境况.
对比和衬托都有对照的意味,都是通过对某些事物(或形象或情感)进行对照来完成.但是对比仅限于相对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而衬托还可以是相似事物(或形象或情感)的对照.对比通过对照落脚点不在于相互对照的任何一方,而是从对照中昭示某种情感认识;衬托通过对照落脚点在于凸显相互对照的某一方.
看了 对比和反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 2020-05-18 …
课文中有不少对“我”和同学们进行的心理描写,摘抄下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20-05-23 …
政治上说世间万物皆矛盾?既然都是矛盾的那又何必解释呢!矛盾就是对立和同一的统一,既然是对立,那么要 2020-07-04 …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的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云芝老师对“我”和同学的 2020-11-02 …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我的老师》通过几件具体事情,表现了小学时的蔡芸芝老师对“我”和同学 2020-11-02 …
家长王先生说:“我的孩子本来挺好的,但是本学期就不想上学了,说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她,她不和同学说话, 2020-11-14 …
小林皮肤长得比较黑,很多同学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黑子”,小林对此感到很自卑,羡慕别的同学长得好看,放学 2020-11-24 …
课代表给同学抄答案被老师发现,老师问起来怎么说?(不能说对不起老师、对不起同学之类的话!) 2020-12-18 …
和而不和——同而不同作文 2020-12-25 …
从易如反掌开始成语接龙我决对不要同音的,一定要十个以上,谁不符和我的要求我就骂他 2021-01-18 …
相关搜索:对比和反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