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
题目详情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观测到了一定数目的光谱线.调高电子的能量再次进行观测,发现光谱线的数目比原来增加了5条.用△n表示两次观测中最高激发态的量子数n之差,E表示调高后电子的能量.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可以判断,△n和E的可能值为( )
A. △n=1,12.75eV<E<13.06eV
B. △n=2,12.75eV<E<13.06eV
C. △n=1,13.22eV<E<13.32eV
D. △n=2,13.22eV<E<13.32eV

B. △n=2,12.75eV<E<13.06eV
C. △n=1,13.22eV<E<13.32eV
D. △n=2,13.22eV<E<13.32eV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最高激发态量子数之差和最高能级量子数之差相同,因此设氢原子原来的最高能级为n,则调高后的能级为(n+△n),
则有:
-
=5,即:2n△n+△n2-△n=10
讨论:当△n=1时,n=5,调整后的能级为n=6,此时能极差为:△E=-0.38-(-13.6)=13.22eV,因此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7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E=-0.28-(-13.6)=13.32eV,所以AC选项中C正确,A错误;
当△n=2时,n=2,调整后的能级为n=4,此时能极差为:△E=-0.85-(-13.6)=12.75eV,因此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5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E=-0.54-(-13.6)=13.06eV,所以BD选项中B正确,D错误.
故选:BC.
则有:
(n+△n)(n+△n−1) |
2 |
n(n−1) |
2 |
讨论:当△n=1时,n=5,调整后的能级为n=6,此时能极差为:△E=-0.38-(-13.6)=13.22eV,因此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7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E=-0.28-(-13.6)=13.32eV,所以AC选项中C正确,A错误;
当△n=2时,n=2,调整后的能级为n=4,此时能极差为:△E=-0.85-(-13.6)=12.75eV,因此提高电子的动能应该大于此时的能级差,但是应该小于基态和第5能级之间的能级差,否则将跃迁到更高能级,即小于△E=-0.54-(-13.6)=13.06eV,所以BD选项中B正确,D错误.
故选:BC.
看了 用大量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13.6n2eV(n=1,2,3…),某金属的极限波长恰等于氢原子由n 2020-04-11 …
19世纪90年代人们发现氢原子光谱中(R为一常量,n=3,4,5…),物理学家玻尔在他28岁时连续 2020-05-14 …
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 2020-07-23 …
处在激发态的氢原子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时会发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光,称为氢光谱.氢光谱线的波长λ可用公 2020-11-03 …
物理高手来在氢原子光谱中,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形成的谱线称为巴耳末系.其中最长波长 2020-11-08 …
在折射率为n、厚度为d的玻璃平板上方的空气中有一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A以角度θ入射到玻璃板上表 2020-12-19 …
2009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高锟教授在1966年发表了“光通讯”基础理论,提出以一条比头 2020-12-29 …
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发表了光复会领袖之一陶成章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观点:“中国者,中国人之中 2021-01-07 …
1904年,上海《警钟日报》发表了光复会领袖之一陶成章的文章,其中有这样的观点:“中国者,中国人之中 2021-01-07 …
氢原子的部分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在1.62eV到3.11eV之间.由此可推知,氢原子(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