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4分)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4分)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4分)
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6分)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zé)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ōu):杯子。
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4分)
1.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答“壮志难酬”也行);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答到“孤独寂寞”即可”)
2.
①寓情于景(答借景抒情也对):诗人借“草深” “鸣蛙”两个意象传达出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仅仅答“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得1分)
②“草深”二字以景写“幽”,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③“鸣蛙”二字,以声衬“幽”。(答“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皆可)
④“草深” 、 “鸣蛙”两词都暗点题目“幽居初夏”的“幽”字和“夏”字。
⑤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答到“生机”给1分,答到“过渡到下句”给1分)
1.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答“壮志难酬”也行);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答到“孤独寂寞”即可”)
2.
①寓情于景(答借景抒情也对):诗人借“草深” “鸣蛙”两个意象传达出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仅仅答“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得1分)
②“草深”二字以景写“幽”,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③“鸣蛙”二字,以声衬“幽”。(答“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皆可)
④“草深” 、 “鸣蛙”两词都暗点题目“幽居初夏”的“幽”字和“夏”字。
⑤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答到“生机”给1分,答到“过渡到下句”给1分)
1.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答“壮志难酬”也行);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答到“孤独寂寞”即可”)
1.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答“壮志难酬”也行);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答到“孤独寂寞”即可”)2.
2.①寓情于景(答借景抒情也对):诗人借“草深” “鸣蛙”两个意象传达出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仅仅答“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得1分)
①寓情于景(答借景抒情也对):诗人借“草深” “鸣蛙”两个意象传达出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仅仅答“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得1分)②“草深”二字以景写“幽”,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
②“草深”二字以景写“幽”,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③“鸣蛙”二字,以声衬“幽”。(答“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皆可)
③“鸣蛙”二字,以声衬“幽”。(答“反衬”,“以声衬静”,“以动衬静”皆可)④“草深” 、 “鸣蛙”两词都暗点题目“幽居初夏”的“幽”字和“夏”字。
④“草深” 、 “鸣蛙”两词都暗点题目“幽居初夏”的“幽”字和“夏”字。⑤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答到“生机”给1分,答到“过渡到下句”给1分)
⑤这蛙鸣声中,透出一派生机,又暗暗过渡到颈联“箨龙”、“木笔”,着意表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答到“生机”给1分,答到“过渡到下句”给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梅花引·荆溪阻雪[宋]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 2020-06-09 …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17分)梅花引荆溪阻雪(南宋)蒋捷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 2020-06-29 …
简析“雨余风阮碎鸣禽”中的“碎”字小重山章良能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余风软碎鸣禽. 2020-07-01 …
念无痕,思却沉,深夜雨难忍.只闭双眸,一点一滴谬.不堪回首人愁,百无聊赖,是他走,怎春如旧?念无痕 2020-07-06 …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全诗是什么,谁知道? 2020-07-16 …
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2020-07-16 …
唯有少年心阅读答案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唯有少年心意思主要是这个 2020-07-16 …
划分长江上游和中游、划分黄河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A.宜宾、旧孟津B.湖口、河口C.宜昌、河口 2020-11-12 …
"新城已无旧少年","他乡已无再故知"再写一个句子,与这两句字数相同,格式相同,含义"新城已无旧少年 2020-11-27 …
长江、黄河的上游和中游的划分点分别是()A.宜昌、河口B.宜宾、旧孟津C.湖口、河口D.湖口、旧孟津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