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计人过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
|
|
|
|
|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 |||
(1) |
| ||
(2) |
| ||
(3) |
| ||
(4) |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 |||
(1) |
| ||
(2) |
| ||
(3) |
| ||
(4) |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 |||
(1) |
| ||
(2) |
| ||
(3) |
| ||
(4) |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 |||
(1) |
| ||
(2) |
| ||
(3) |
| ||
(4) |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不计人过
昌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日:“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徉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上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吏。④同列:同事。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
(1)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
(1)不喜计人 过 ________ (2)蒙正佯为不闻而 过 之________
过 过(3) 是 小子亦参政耶________ (4)同列 犹 不能平________
是 犹(5)蒙正佯为不 闻 而过之________ (6)悔不 穷 问________
闻 穷(2)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
(2)
(2)
(2)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线对应连接起来。
(1)有朝士于帘内指 之 曰 A.同列
之(2)蒙正遂止 之 B.朝士姓名
之(3)不问 之 何损 C.吕蒙正
之(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3)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面的句子。
时人皆服其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4)
(4)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1)过失、过错 (2)经过 (3)这 (4)还、仍然 (5)听见 (6)穷尽 (3) 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
解析:
(1) (1)过失、过错 (2)经过 (3)这 (4)还、仍然 (5)听见 (6)穷尽 (3) 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
小佳为自己缺少朋友而烦恼。他嫌弃小刚不会唱歌,觉得小强学习不好,不喜欢小伟说大话,反感小玲课堂上爱 2020-05-15 …
①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②教弟子如教闺女,要最严出入,谨① 2020-06-22 …
英语翻译①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②教弟子如教闺女,要最严出 2020-06-22 …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1.鬼答言:“惟不喜人唾。”()2.定伯自渡,漕漼作声。()3.定伯便担鬼著 2020-06-22 …
给下列各句中加粗字注音。1.鬼答言:“惟不喜人唾。”()2.定伯自渡,漕漼作声。()()3.听之了 2020-06-30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急执之索下,不复听之了然勿声音B.惟不喜人唾如是在三不知有何所畏忌C. 2020-06-30 …
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A.欲至宛市(集市)鬼言(说)B.大善(好)定伯因复担鬼(于是)C.鬼 2020-07-10 …
《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招手会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什么 2020-07-22 …
可怪乌雅鸟,鸣声不喜人怎么解释 2020-11-03 …
小组队员分为左右两组,一字面向排开,10人站在一块方格上,中间一个不站人……小组队员分为左右两组,一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