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
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
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1.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
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1.
1.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2.2】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3.3】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用干湿温度计测的干的是0摄氏度度湿的的是零下3.5摄氏度这个湿度是多少?对照表没零下怎么办?用干湿 2020-05-17 …
某学生到工厂勤工俭学,按合同规定,干满图0天,工厂将付给他一套工作服和70元钱,但他工作了b0天, 2020-06-20 …
乡村的炊烟面对早晨、中午、傍晚的炊烟,作者有怎样情感变化在我看来,走进乡村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那随处 2020-06-30 …
交通部门提供有下列资料:资料一:驾驶员的反应时间(驾驶员发现事故信号到汽车开始制动的时间):0.3 2020-07-03 …
一个橙子有多少维他命C每100克可食部分中含有:蛋白质0.6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9克,钙2 2020-07-09 …
某烟农晾晒一批重量为500斤的烟叶,晾晒期间有3天阴天,其余时间天气晴好,最后收获干烟叶约187斤 2020-07-18 …
某烟农晾晒一批重量为500斤的烟叶,晾晒期间有3天阴天,其余时间天气晴好,最后收获干烟叶约187斤 2020-07-18 …
称取干燥AIPO4干凝胶0.6547g,与250ml的容量瓶中.一道的分析化学题,称取干燥AIPO 2020-07-26 …
100G萝卜的营养成分经过高温后?白萝卜[]的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热量21(千卡)硫胺素0.0 2020-10-29 …
很多标准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是指在标准状态下以11%氧含量(干烟气)作为基准换算后的浓度,具体如何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