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沈腰:指腰肢消瘦。潘鬓:指鬓发斑白。
1.词的上阕(前5句话)写了什么景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阕是如何渲染自己“归为臣虏”的哀痛?(4分)
3.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上下阙之间在内容上构成了怎样的关系?请简要分析。(2分)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
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
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1.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
1.上阕写家国一统、河山广阔、楼阁高耸、花草艳美(3分),场面壮观,境界阔大(1分)。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
2.首先写自己被俘之后形容消瘦、头发斑白,容颜憔悴(2分);再回忆被俘之际,教坊奏起离别之歌,催人泪下,更加激起词人无限离别之苦。(2分)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3.对比/反衬(1分),词人在上阕极言佳通一统、山河壮阔、花草艳美的太平景象,意在用乐景反衬哀情,突出他被俘后的凄凉悲苦,从而揭示他绵绵不尽的哀愁。(1分)
1.
1.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分 析:
上片回顾事国时的繁华逸乐;那四十年来的家国基业;三千里地的辽阔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乐安逸之中。“几曾识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结果,同时也是沦为臣虏的原因。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2】
2.2】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分 析:
下片记叙离别故国时哭辞宗庙的情景,写来尤为沉痛惨怛。其事虽见载于《东坡志林》但出自后主之手,更觉凄惨苦涩,不失为一个丧国之君内心的痛苦自白。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3】
3.3】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分 析: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明朝皇帝之迷 中国历史上最简单又不好回答的问题 朱元璋给后代制定家族列表 所有皇子皇孙必须按金木水 2020-05-16 …
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子曰’凤兮凤兮‘,故事一凤. 2020-06-18 …
树林里生长着马尾松、树林里生长着马尾松、竹子、凤尾蕨、葫芦藓,根据它们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依次 2020-06-21 …
动物鹰叫用文字怎么形容?老鹰叫生怎么形容?是声音!例如狗叫是“汪”猫是“喵”还有老虎狮子龙凤凰都怎 2020-07-0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些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 2020-10-3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人1~4题。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 2020-12-04 …
23.王熙凤,别名凤辣子、凤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下列两幅图像,你认为那一幅更符合 2020-12-06 …
王熙凤,别名凤辣子、凤姐,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下列两幅图象,你认为那一幅更符合高中课 2020-12-06 …
阅读下列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 2020-12-26 …
树林里生长着马尾松、竹子、凤尾蕨、葫芦藓,根据它们的结构由简单到复杂排列,依次是[]A.葫芦藓、凤尾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