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巨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2.与“ 闻 里人相庆”中“闻”字用法不一致的一句是(2分)
[ ]
3.判断下列句中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4.对“古人贵朝闻夕死”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古人认为早上听故事晚上可以去死很看重。
B.古人认为“朝闻夕死”这句话很重要。
C.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话。
D.古人认为“朝闻道,夕可死”这个机会很珍贵。
5.下列解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6.解释下列句意。(4分)
①何忧令名不彰:
②人患志之不立:
7.用“‖”给本文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4分)
答:________
8.简答(6分)
①周处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答:________
②陆云用什么道理开导周处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
③《周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巨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2.与“ 闻 里人相庆”中“闻”字用法不一致的一句是(2分)
[ ]
3.判断下列句中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4.对“古人贵朝闻夕死”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古人认为早上听故事晚上可以去死很看重。
B.古人认为“朝闻夕死”这句话很重要。
C.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话。
D.古人认为“朝闻道,夕可死”这个机会很珍贵。
5.下列解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6.解释下列句意。(4分)
①何忧令名不彰:
②人患志之不立:
7.用“‖”给本文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4分)
答:________
8.简答(6分)
①周处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答:________
②陆云用什么道理开导周处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
③《周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巨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4分)
2.与“ 闻 里人相庆”中“闻”字用法不一致的一句是(2分)
闻[ ]
3.判断下列句中停顿,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4.对“古人贵朝闻夕死”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古人认为早上听故事晚上可以去死很看重。
B.古人认为“朝闻夕死”这句话很重要。
C.古人很看重“朝闻道,夕可死矣”这句话。
D.古人认为“朝闻道,夕可死”这个机会很珍贵。
5.下列解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6.解释下列句意。(4分)
①何忧令名不彰:
②人患志之不立:
7.用“‖”给本文分成三层,并写出层意。(4分)
答:________
8.简答(6分)
①周处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
答:________
②陆云用什么道理开导周处的?(用原文回答)
答:________
③《周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________
解析:
|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2.D 3.C 4.C 5.B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
解析:
|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2.D 3.C 4.C 5.B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2.D
3.C
4.C
5.B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2.D
3.C
4.C
5.B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2.D
3.C
4.C
5.B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1.A. sh4o B. h8ng C. shu@ D. j0
1.A. sh4o sh4o B. h8ng h8ng C. shu@ shu@ D. j0 j02.D
2.D3.C
3.C4.C
4.C5.B
5.B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
6.①还怕好的名声不能传扬吗?②一个人怕就怕没有志向。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
7.第一层(开头……“尤剧”)周处对乡里的危害 第二层(“或说处”……“有自改意”)周处认识错误的经过 第三层(“乃入吴”……结尾)周处改过自新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8.①原来是一个“凶强侠气”危害百姓的恶人,但他知错就改,成为有利于百姓和国家的人;②“古人贵朝闻夕死”“人患志之不立”;③一个人有了过错,只要肯于改正,弃恶从善,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唐筛高危到底是做羊水穿刺还是DNA无创呢16周时做的唐筛 结果是1:168的高风险 医生建议我去 2020-05-17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该则材料表明西 2020-06-11 …
40、西周时期,不管是同姓诸侯还是异姓诸侯,均尊周王室为“宗周”,所以“周之宗盟,异姓为后”。材料 2020-07-05 …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 2020-07-06 …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姓作为奖品赏赐给有功的下属。“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战国时期, 2020-07-24 …
据考证,周武王灭商后,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妫满死后被谥为陈胡公,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陈姓源流反映了西 2020-11-06 …
穿越剧虽说荒诞,但也风靡一时,假设你通过穿越回到商周时代,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你不可能被周武王封为诸侯 2021-01-14 …
在夏、商、西周时期,在夏、商、西周时期,出现了桀、纣、周厉王等三个有名的暴君,在他们统治期间的共同特 2021-01-15 …
姓名是浓缩的历史反映。“司马耕”“牛子耕”等姓名可能会大量出现在()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 2021-01-18 …
材料二周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材料二,分封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