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游东坡[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____________              (2)至东坡则地势平开豁____________

(3)亭下南一堂颇雄____________        (4)一郡之最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意思。(3分)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____________              (2)至东坡则地势平开豁____________

(3)亭下南一堂颇雄____________        (4)一郡之最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意思。(3分)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____________              (2)至东坡则地势平开豁____________

(3)亭下南一堂颇雄____________        (4)一郡之最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意思。(3分)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1)自州门而____________              (2)至东坡则地势平开豁____________

(3)亭下南一堂颇雄____________        (4)一郡之最__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3分)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浪线句子的意思。(3分)

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4分)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向东走(2)空而开阔(空阔,宽阔)(3)面向 (4)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1)雪堂(2)仰慕

1.(1)向东走(2)空而开阔(空阔,宽阔)(3)面向 (4)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1)雪堂(2)仰慕

1.(1)向东走(2)空而开阔(空阔,宽阔)(3)面向 (4)是

1.(1)向东走(2)空而开阔(空阔,宽阔)(3)面向 (4)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3.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1)雪堂(2)仰慕

4.(1)雪堂(2)仰慕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部队夜间拉练,设计了一种联络方式.一旦有事,先由通讯员同时通知三名战士,这三名战士再分别同时通知  2020-06-04 …

1.有三个兵种的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每兵种队伍有400人,平均分成8竖行,并列行进.海军前后每行间隔  2020-06-16 …

现在海陆空三兵种士兵组成的仪杖队,每兵种400人,都分成竖列行进,陆军队前后两人间隔2米,空军队伍  2020-06-21 …

陆海空的问题有陆、海、空三兵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每兵种队伍400人,都分成8竖行并列行进.陆军队前  2020-06-22 …

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陆士谔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  2020-06-27 …

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想法,清末的梁启超、吴趼人、陆士谔等名人在作品中就提出过。最绝的大概要数1910  2020-06-27 …

青浦人陆士谔在他的幻想小说《新中国》里,借助梦境,虚构1951年(他写的是宣统四十三年)上海浦东举  2020-07-03 …

英语翻译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牵涉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  2020-11-06 …

有陆海空三兵种士兵组成的仪仗队,每兵种队伍400人,都分成8竖行并列行进.(1)三兵种队伍每竖行的人  2020-11-28 …

下列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