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游东坡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3处)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之情。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节选自《入蜀记》)
①自州门而东 ___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___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___ ④为一郡之最 ___ ①自州门而东 ___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___ ①自州门而东 东 ___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开豁 ___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___ ④为一郡之最 ___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面 ___ ④为一郡之最 为 ___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自州门而东 | ___ |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___ |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___ | ④为一郡之最 | ___ |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①自州门而东 | ___ |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___ |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___ | ④为一郡之最 | ___ |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__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__之情。
游东坡
【南宋】陆游
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节选自《入蜀记》)
①自州门而东 | ___ | ②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___ |
③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 ___ | ④为一郡之最 | 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借助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因此平时要对文言词语归类记忆.如文言实词可从词类活用、古字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方面归类,考纲中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如“之”“以”“而”等可分别归纳记忆.解答此类题目时,如遇到课本中学过的,可运用联想法,结合语境,分析比较,做出选择.“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开豁”,空而开阔;“面”,面向;“为”,是.
(2)划分节奏有两种方法: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在古文中一般运用意义划分.并理解句意: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再用意义划分法划分.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写出关键词语即可:游览中心是“雪堂”;通过陆游所写景色,及最后一句“为一郡之最”,表达了陆游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答案:
(1)①向东走 ②空而开阔 ③面向 ④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雪堂 仰慕
(2)划分节奏有两种方法:音节划分和意义划分.在古文中一般运用意义划分.并理解句意:堂中有苏东坡像,戴着黑帽穿着紫皮大衣,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再用意义划分法划分.
(3)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学生能够大致翻译短文,然后根据要求,写出关键词语即可:游览中心是“雪堂”;通过陆游所写景色,及最后一句“为一郡之最”,表达了陆游对苏轼的仰慕之情.
答案:
(1)①向东走 ②空而开阔 ③面向 ④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
(3)雪堂 仰慕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 2020-06-17 …
古时乡官的""有秩"是管理什么的?例文:“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 2020-06-19 …
下面这段文字是对盐城古迹“陆公祠”的介绍,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大门外建有中流砥柱 2020-06-19 …
下面这段文字是对盐城古迹“陆公祠”的介绍,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大门外建有中流砥柱牌坊,门 2020-06-24 …
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文学的怀念——关于陆文夫先生的一点文字(葛红兵)许多人都以为陆文夫先生是江南 2020-11-07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 2020-11-11 …
填空。(1)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明朝文学家。(2)陆 2020-11-23 …
填空。(1)与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同时代的中国著名戏曲作家,是《牡丹亭》的作者、明朝文学家。(2)陆 2020-11-23 …
你能举出2-3例类似的文化现象吗?在一篇名叫《千古醉翁亭》的文章里,有这么一段文字:“文以山丽,亭以 2020-11-28 …
陆蠡故居阅读答案1.从文中看,陆蠡“奇特的人生禀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文中关于《竹刀》的两次叙 2020-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