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坡[南宋]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
游东坡 [ 南宋 ]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 1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3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2.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游东坡 [ 南宋 ] 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节选自《入蜀记》)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 1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3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2.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游东坡 [ 南宋 ] 陆游
游东坡 [ 南宋 ] 陆游 [ 南宋 ] 陆游 南宋 ] 陆游 ] 陆游 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
(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1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1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自州门而东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2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 3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3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 )为一郡之最 4 )为一郡之最 )为一郡之最2.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2.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用“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断 3 处) 3 处) 处)3.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3.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下列表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A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 .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B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C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 .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D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4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4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之情。 之情。
1 ( 1)
向东走 ( 2) 空而开阔 3) 面向 ( 4 )是
2 堂中有苏公像 / 乌帽紫裘 / 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
3 ( B )
4. “雪堂”仰慕
1 ( 1)
向东走 ( 2) 空而开阔 3) 面向 ( 4 )是
向东走 ( 2) 空而开阔 3) 面向 ( 4 )是
2 堂中有苏公像 / 乌帽紫裘 / 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
2 堂中有苏公像 / 乌帽紫裘 / 横按筇杖 / 是为雪堂。3 ( B )
3 ( B )4. “雪堂”仰慕
4. “雪堂”仰慕
“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向东海奔去”,说明我国地势的总特征是()A.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B 2020-06-05 …
判断题5!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西部为武陵——雪峰山脉,南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 2020-06-10 …
湖南东、西、南三面峰峦起伏,西部为武陵——雪峰山脉,南部为五岭(统称为“南岭”)山脉,东部为幕阜— 2020-06-10 …
南京市有“龙蟠虎踞,形势险固”的说法,是因为该市在地理形势上有何特色?[]A、西北据山险,东南控平 2020-06-25 …
读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1)与东线相比,中线方案建设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2020-07-22 …
(2011•益阳)有关湖南地形的正确叙述是()A.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B.洞庭湖平原是长江冲积而成 2020-11-12 …
关于中南半岛地区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以山地、平原地形为主B.地势南高北 2020-12-03 …
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是()A.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B.河流自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 2020-12-03 …
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是[]A.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B.河流自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 2020-12-03 …
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特点是()A.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B.河流自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 2020-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