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寄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生乎吾前的乎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也和固和乎3师道之不传久矣的之和传1生乎吾前的乎2其闻道也固先乎 2020-05-21 …
请问王羲之十七贴原文的意思是什么?原文:十七日先书郗司马未去即日得足下书为慰先书以具示复数字,吾前 2020-06-08 …
在下列4题中,任选3题作答。(1)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2020-06-20 …
英语翻译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 2020-06-20 …
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2―15题武侯谓吴起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 2020-06-27 …
康有为在1898年4月的演说中指出:“秦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议院以通下 2020-07-16 …
某檄文写到:“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 2020-11-13 …
英语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 2020-11-22 …
文言文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2020-11-22 …
(1)生乎吾前,,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