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C.寄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与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所表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一致的是( )
A.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B.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C.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本题材料中“孙文‘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励’”,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A项中“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的表述,用拟人手法,将书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从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随、愁苦与共,形象地表明诗人读书不倦、乐在其中,用夸张、比喻手法写诗人读书的情态,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C两项中的表述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的精神,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D项中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表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符合题意,故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知识。
【题型】单选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2015学年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国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和设立公祭日的重要意义在于( )
①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②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凝聚民族力量,鞭策中华儿女风雨同舟、自强不息
④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英语翻译《皇极经世》之旨,尽于朱子破作两片之语,谓天下无不相对待者耳.乃阴阳之与刚柔,太之与少,岂 2020-06-15 …
燕雀岂知鸿鹄之志相反的诗词 2020-06-19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题。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 2020-06-21 …
翻译和断句。(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门下吏白过官浑愀然曰既委有司而复挠之岂贤者用心 2020-07-04 …
“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天机清妙”是什么意思?为何这么说? 2020-07-0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与山僧饭讫而去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岂能以此不 2020-07-05 …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与山僧饭讫而去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 2020-07-05 …
前男友对你说煮豆微撒以盐而给人吃之,岂必要索厚偿,来生以百豆报我,但只愿有此微末情分啥子意思?后面 2020-07-08 …
我有白头戒,想像珠襦凤。你馀落败堑,王畿第一县。书剑岂相误,媛事嗟相失。这首诗的大概意我有白头戒, 2020-07-10 …
阅读《鼓励的力量》一文,完成下题。①鼓励不是不切实际的怂恿,而是在精神上给进取者以自信,给犹豫者以 2020-07-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