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庄子眼中儒家的贤人与道家的至人神人圣人间有何不同?2..庄子「无用之用可以成为大用」之见解,可弥补现代人心灵的空虚,你以为如何

题目详情
1.庄子眼中儒家的贤人与道家的至人神人圣人间有何不同?
2..庄子「无用之用可以成为大用」之见解,可弥补现代人心灵的空虚,你以为如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有用与无用 有为与无为 是表示两种不同的境界 比如人们种地培育植物 灌溉 施肥 这是有为 有用 可是大自然的二十四节气 风火暑湿燥热 孕育万物而无声无息 看似无为无用 实则大用大为 大智若愚 大象无形 大音若希 大勇若切 大用似无用
顺其自然 超凡,入圣 所以圣人就是顺应天道自然的人 而贤人明白有道德存在 并且也认同 但是却没有身体力行的去“顺其自然”,所以是贤人
看了 1.庄子眼中儒家的贤人与道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何为君子之道?圣人有云: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  2020-05-16 …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翻译  2020-06-17 …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故知君臣之纲,  2020-06-2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孟子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赵岐注云:“三  2020-06-23 …

谁能帮我翻译一下,这句古文《孔从子》中的一句话王笑曰:“善.”子顺闻之,问魏王曰:“李由安得斯言?  2020-07-06 …

王阳明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孔孟既没,此学失传几千年。赖天之灵,偶复  2020-07-13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  2020-11-05 …

求解答过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  2020-11-05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  2020-11-05 …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内圣即以修身为本,通过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以具圣人才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