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是林则徐那首诗中的句子,全诗是怎样的
题目详情
“苟利国家生死以”是林则徐那首诗中的句子,全诗是怎样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的两句,原诗全文如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这首七律是他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作.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依然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也将不顾个人的生死祸福为之奋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只是陪衬;“祸福”的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鲁迅赠日本友人的诗《题三义塔》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一词中,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仇”,否则,连“恩”也要“泯(泯灭,忘记)”,那还能依然是兄弟吗?跟上述的“生死、祸福”一样,如果两个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释不通了.
这是我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林则徐诗中的两句,原诗全文如下: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清)林则徐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1841年,由于投降派的陷害,林则徐被以“办理不善”的罪名革职降级,充军伊犁.这首七律是他1842年途经陕西西安与家人告别时所作.虽然他蒙受冤屈,但报国之志并未稍减,依然表示:即使被谪贬边疆,只要对国家有利,也将不顾个人的生死祸福为之奋斗.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的大意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在这里,“以”的意思是“用、把、拿”的意思.“生死以”是介宾结构“以生死(实际是‘以死’)”的倒装,把宾语“生死”提到介词“以”的前面.直译是“用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值得注意的是:在汉语中凡是用两个相反意义的字联合组成的词语,往往其中只有一个字是真正的意义所在,在这首诗的“生死”一词中重点的、真正的意思是“死”,“生”字只是用来构成双音词,只是陪衬;“祸福”的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祸”,“福”只是陪衬.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鲁迅赠日本友人的诗《题三义塔》中“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恩仇”一词中,重点和真正的意思是“仇”,否则,连“恩”也要“泯(泯灭,忘记)”,那还能依然是兄弟吗?跟上述的“生死、祸福”一样,如果两个相反的意思都有,就解释不通了.
看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是林则徐那...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所示,正三棱锥中,分别是的中点,为上任意一点,则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是()A.B.C.D.随点 2020-04-24 …
用英语翻译一些搞笑话语1)一只小狗在沙漠中旅行,结果死了,他是怎么死的?==>他是憋死的,因为沙漠 2020-05-13 …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中,=a,=b,=c,P是的中点,M是的中点,N是的中点,点Q在上,且 2020-05-13 …
已知空间四边形的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点分别是的中点,则四个数量积:①;②;③;④中,结果为的共 2020-05-14 …
panda是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2020-05-14 …
已知椭圆方程,椭圆上点M到该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2,N是的中点,O是椭圆的中心,那么线段ON的长度 2020-05-15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令人有一种什么 2020-05-17 …
再保险经纪人是( )的中介人 2020-05-22 …
再保险经纪人是( )的中介人。A.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之间B.保险公司之间C.被保险 2020-05-22 …
再保险经纪人是( )的中介人。A.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B.保险公司之间C.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D.受益 2020-0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