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方子山传》从"方山子"到"余既耸然异之"翻译

题目详情
《方子山传》从"方山子"到"余既耸然异之"翻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品行,乡里的游侠之士都推崇他.(等到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 .到了晚年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草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在山里来往,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因此就称他为“方山子”.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哎,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很惊讶,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回答,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奴仆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是酗酒任性,喜欢使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亭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的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隐居山中的人呢?
如果还有问题欢迎追问
看了 《方子山传》从"方山子"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有关光的几个问题1.既然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那就是说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个我知道.但是光也是一种  2020-04-26 …

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语.季氏》:“丈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出自《论  2020-05-20 …

英语翻译欧公每为文,既成,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传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  2020-05-20 …

当一只狐吃掉一只兔子狐获得了这只兔子的大部分物质和能量答案是这么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营养级之间的,  2020-05-22 …

《左传》的《子产不毁乡校》中,有句,若之何毁之?我知道"若之何"是为什么的意思,'若'和'之分别'  2020-06-02 …

至九世传而为祯者,质而有文,谓族不可以无谱也.始序昭穆以谱其族支分派别,井井有条.既常为之说矣.其  2020-06-29 …

关于飞船和地球之间通话的问题.一直疑惑中,请达人来解释下.前段时间看到一个专题,大规模宣传关于飞船和  2020-11-13 …

其一:热量可能在温度相同的物体间传递吗?既然可以从温度低的传到高的,在做工的情况下.如果都可以,那么  2020-12-01 …

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电磁波既然是电磁场的一种形式,那为什么人心电场不能携带信息呢?这是否就是心灵..  2021-01-07 …

1、太阳照到人们身上既然是热传递,那何时才达到热平衡?用火加热冷水既然也是热传递,当水达到沸点时便不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