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死狐悲的故事 儿童必读的经典小故事(文字版)
适合儿童的经典故事有很多,让孩子们听了还想听、百听不厌的故事也有很多。 但是像《兔死狐悲》这种让现代人错用的成语典故确实少有。大家都以为故事中的狐狸是在假仁假义,装作伤心。但事实上,故事中的狐狸其实是真悲伤。
之所以大家会把兔死狐悲错用,也许是现代人童话故事看多了的原故吧。在人们的印象当中一直认为,狐狸和兔子应该是天敌,怎么可能成为好朋友呢?所以,就算兔子死了,狐狸也不可能真为它伤心难过。
成语故事——兔死狐悲
成语故事——兔死狐悲
从前,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猎人,兔子和狐狸互相结盟,发誓一定要同生死,共患难。有一天,兔子和狐狸在田野里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的时候,没想到身边竟然有一群猎人正对它们两个虎视眈眈,猎人一箭就射死了兔子,狐狸侥幸逃脱。猎人离开后,狐狸就跑到兔子的身边开始哭泣。
有一个人路过,看见狐狸正对着兔子大哭,感觉很奇怪,就走上前问狐狸为什么要哭。狐狸啜泣道:“我和兔子我们两个都是森林中微小的动物,都是猎人喜欢猎杀的对象,我们曾经约定一定要共同对抗我们的敌人猎人,生死与共。
现在我的同盟兔子不幸被猎人杀死了,兔子今天死去,也就预示着他日我的死去。我们是真正的好朋友。你说你的好朋友死去了,你能不伤心难过吗?”路人听后叹了叹气说:“你为你的同盟,你的好朋友哀悼和哭泣是有道理的。”
"兔死狐悲"这个成语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表示对同盟的死亡的不幸或伤心。当初兔子和狐狸结成联盟共同对抗猎人,兔子死了狐狸因为失去盟友而悲伤。
这就是兔死狐悲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多用于表示对同盟的死亡火不幸感到很伤心。但是随着演变,兔死狐悲多用于贬义。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
出处
出处
南宋时期,处在金朝统治下的山东农民,纷纷掀起抗金斗争的浪潮。其中最著名的有杨安儿、李全等领导的几支红袄军。
起义军遭到金军的镇压,杨安儿牺牲。杨安儿的妹妹杨妙真(号四娘子)率领起义军从益都转移到莒县,继续斗争。后来杨妙真和李全结为夫妻,两支部队汇合。公元1218年,他们投附宋朝,驻扎在楚州(现在江苏省淮安县)。此后,李全抱有发展个人实力、割据一方的野心,公元1227年4月被南下的蒙古军包围,城破投降。
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往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里说:“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后来,人们引用“兔死狐悲”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现在多用于贬义。
看了兔死狐悲的故事 儿童必读的经典小故事(文字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知识:
兔死狐悲的故事文字版 兔死狐悲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2020-03-30 …
兔死狐悲的故事 儿童必读的经典小故事(文字版) 2020-03-30 …
用鹤立鸡群、熊腰虎背、兔死狐悲、指鹿为马造句选三个一句话围绕一个意思 2020-04-12 …
兔死狐悲+养虎为患=什么成语狗仗人势+铜墙铁壁=什么成语龙飞凤舞+谈虎色变=什么成语鹿死谁手+马不 2020-06-16 …
兔死狐悲和狡兔死,走狗烹,我总觉得好像差不多意思?如题.成语的意思我查到有,但是光从字面上看,不是 2020-06-19 …
哀莫大于心死是什么意思?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心死"指 2020-07-24 …
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的,有惺惺相惜意思的成语有哪些,除了兔死狐悲. 2020-07-24 …
试分别分析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2.拟人:补充句子:水的灵魂如少女一般韵味十足,如---- 2020-07-24 …
芸芸众生和兔死狐悲是什么意思?芸芸众生我查过,说是指一群无知无识的人,可是我总觉得不对,兔死狐悲我 2020-07-24 …
大兔子病了大兔子病了,二兔子瞧,三兔子买药,四兔子熬,五兔子死了,六兔子抬,七兔子挖坑,八兔子埋,九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