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最常见的三大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近年来,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惊醒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
认知偏差 内心迷茫
少数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爸妈没能耐,才会出去打工挣钱,由此产生怨恨情绪和偏激想法。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他们,导致情感隔膜。他们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未来感到茫然。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纪律涣散,再加上家里无人辅导,学习成绩普遍较差,逐渐逃学、辍学,以致过早地流向了社会。
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
自我封闭 性格孤僻
这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家庭环境的不稳定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带来较强的孤独感。他们由于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
情绪失控 容易冲动
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本文由早教吧妈妈育儿频道(http://www.zaojiaoba.cn/)小编编辑整理
看了留守儿童最常见的三大心理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知识:
“我有问题问总理”网络互动平台已经连续几年在“两会”期间推出。通过网络平台向总理说句心里话,把自己最 2020-11-07 …
自从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两会”网友通过网络平台给总理提的问题不计其数 2020-11-07 …
自从推出“我有问题问总理”活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两会”网友通过网络平台给总理提的问题不计其数 2020-11-07 …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问,人民网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互动栏目,网友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平台 2020-11-23 …
在今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人民网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互动栏目,网友可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多平台参 2020-12-09 …
“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部委提问题”,这些形形色色的网上提问,将积蓄在人民心中的参政议政激情充分点 2020-12-17 …
近几年来,各大网站在“两会”期间或其他事关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时,纷纷推出“有话网上说”、“我有问题问 2020-12-21 …
2015年3月,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联手以“我有问题问总理”为题向网友征集问题,听取民意,取得良好的 2020-12-23 …
“我有问题问总理、我给省委书记提问题、我给部委提问题”等形形色色的网上提问,将积蓄在人民心中的参政议 2020-12-25 …
2012年“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中学生小华在网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