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13 与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相关的结果,耗时92 ms
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从中可以得出的基本历史结论是[]A、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要为工农业恢
历史
为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国政府采取了粮食种植实行财政补贴,这属于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中的[]A.政策B.市场C.科技D.劳动力
其他
清初统治者实行“更名田”及“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①缓和阶级矛盾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调整了生产关系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其他
清朝实行"更名田"和"摊丁入亩",其共同作用是①缓和了阶级矛盾②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③调整了生产关系④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
历史
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贵族组织奴隶、平民进行农业生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两种耕作方式()A.都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B.都引
历史
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政策的共同点是()A.改变了经营方式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保护了
历史
有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C.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D.农民的产品全部上交
历史
阅读如图“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运动
历史
打油诗“出工鹭鸶探雪,收工流星赶月,干农活李逵说苦,挣工分武松打虎”,说明了()A.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大跃进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了农
历史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A.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推动了
历史
1
2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