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189 与荀子对 相关的结果,耗时30 ms
战国时期有学者主张通过对民众的教育和改造,就可以建立一个稳定繁荣的国家。与这一观点相悖的思想家是A.荀子B.韩非子C.墨子D.庄子
历史
中国古代朴素的生态思想及其实践对今天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回答21—22题20.庄子强调顺应天命,无为而治。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A.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
政治
,荀子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线求指导:荀子曰:“蓬生麻中,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看,下列成语体现的道理与之一致的是[]①孟母三迁②耳濡目染
政治
C.①③④ D.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周公开创
历史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三国演义》中,曹操在征战过程中,也曾为多人之死而痛哭流涕,这些人主要有袁绍、吕布、荀彧、郭嘉、典韦、庞德、爱子曹冲B.《
语文
的遗言也都是他们各自人生哲学
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是()A、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B、反映了荀子朴素的唯物论思想C、
历史
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主
对下列成语出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积水成渊②扶摇直上③举一反三④揠苗助长A.《荀子》《庄子》《论语》《孟子》B.《孟子》《庄子》《论语》《荀子
语文
语》 《荀子》《庄子》
建立人与自然界的相对和谐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长远大计,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具有与此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A.庄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
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A.客观性B.能动性C.对象性D.任意性
政治
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项是A.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荀子》共32篇,其中大多数都是荀子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语文
之称”。 C.《孟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