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6 与科举出仕 相关的结果,耗时21 ms
中国古代,人们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读书人以科举入仕为第一要务,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但在清末,却出了一位“舍本逐末”的状元,此人是:
历史
庶族地主阶级兴起时间?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现在,我有个说法:有唐以来,世家大族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登上历史舞台.我这种说法正确么?
历史
《论语》“学而优则仕”《劝学诗》“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问题: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历史
唐高宗时期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占三分之一,武则天时期占二分之一,唐玄宗时期占三分之二。两宋共有宰相134位,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这反映出()A.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B.唐朝
历史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主要记载全族的户口、婚姻、血缘关系、家族训诫,还记载历史家族重大事件、
科举出仕
、义行节烈人物等。由此可见修族谱的动机是A.褒扬贞妇烈女B.让族人同
其他
清顺治二年(1644年)浙江发生反对清朝统治的风潮,总督张存仁建议说:“速谴提学,开科取士,则读书人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这反映出,清朝这一时期进行科举考试主要着眼
历史
1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