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37 与礼仪政治 相关的结果,耗时10 ms
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
历史
礼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B.统治者
历史
的社会D. 从强调“三纲五
图1是东汉时期的一方“冀州刺史”印,刺史的职能是[]图一A.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C.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
历史
秦朝“九卿”中的治粟内史,主管A.国家财政B.礼仪教育C.皇室财政D.宫廷修建
历史
秦朝“九卿”中的治粟内史,主管A.国家财政B.礼仪教育C.皇室财政D.宫廷修建
历史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西汉——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其中的《大道之行也》指明了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其他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不仅是代表人民去政治庙堂行礼如仪,仰观宏大政治命题,而让政治回归民本、泽被民生才是正经。这需要人大代表①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
政治
,做到执政为民 A.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汉)坐而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材料二:就历史经验论,任何
历史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图1(汉)坐而论道图2(宋)站议时政图3(清)跪受笔录
历史
B .生
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
历史
1
2
3
4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