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220 与明朝官制 相关的结果,耗时21 ms
秦汉的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明朝的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职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
历史
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规定,谏官可以随宰相入朝议事,谏官事实上已进入了唐代中央政权的决策层。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唐初重视法律制度建设B.唐初明确划分官员职责C.唐
历史
《新唐书》的选举制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唐朝科举制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选举制度陈旧
历史
《新唐书·百官志》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A.唐朝的“市”有地域限制B.唐朝的“市”无时间限制C.唐朝城市商业发展迅速D.唐朝的“市
其他
下面是秦朝与唐朝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幅图,最能说明的是[]A.唐朝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通过分权得以集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唐朝将秦朝太尉与御
历史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
历史
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近代漫画家马星驰1910年创作的漫画《官与民之负担》说明了()A.中国人民因西方资本输出而负担加重B.西方列强控制了清朝政府的财政命脉C.清政府把沉重的负担转嫁给广大人民D.
历史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B.北宋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首辅D.清朝的军
历史
“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A.西汉的刺史B.北宋的通判C.明朝的锦衣卫D.清朝的军机大臣
历史
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土地问题,北魏、隋、唐都曾推行均田制,宋、明等朝都有高级官员主张恢复井田制。这些措施与设想的目的是()A.保护小农生产,抑制商业发展B.抑制土地兼并,
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