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113 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相关的结果,耗时73 ms
2010年12月10日起,CCTV—10“百家讲坛”连续14集播出《传奇王阳明》。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
历史
B.还似旧时游上苑,
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王阳明《答
历史
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
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下列诗词中能体现这一意境的是()A.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B.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D.江
历史
朱熹同王阳明的主张相同之处有()①主张理在气先②都强调意识第一、物质第二③要求克服私欲,维护统治秩序④心外无理A.①②③B.②③C.②
历史
材料一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的观点,是对“心即理“
历史
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明朝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①都属于唯心主义②都带有民主性的色彩③都企图维护封建统治秩序④
历史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朱熹认为“理在事先”。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A.都承认存在对思维起决定作用B.都
政治
D .都承认
南宋朱熹与明代王阳明相比,两者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
历史
朱熹认为:“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朱熹、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
政治
朴素唯物主义
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属于现象,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别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
政治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