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160 与官员品 相关的结果,耗时48 ms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方式历经“秦朝军功授爵制——西汉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其对应的选拔依据正确的是()A.军功——孝廉——门第——
历史
D、孝廉——绩——才——
“凡厥衣冠(冠族华胄),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宋书·恩幸传序》)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A.是汉朝选官的主要途径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门第出身决定官品高低
历史
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争做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切实履行时代赋予的职责和使命。党员干部提高“官德”,有利于①
政治
B.①③ C②
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
历史
三省长官C.宰相成员增多导致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
历史
D.缓和矛
唐初,皇帝指定品级较低的官员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三省政事,主要目的是A.提高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B.避免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C.削弱相权,加强皇帝控制D.相互牵制,完善官
其他
电视问政,是湖北武汉电视台2012年开播的一档直播节目,其形式是有普通民众当场质问政府官员关于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关乎民生的问题。截至2014年10月9日,有20名市领导、67名责任单位
政治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监督权
1965年6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文章反驳郭沫若关于《兰亭序》是赝品的观点,但无处发表。为此,毛泽东给郭沫若写信表示“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毛泽东的意见体现了
历史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下表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察举制强调官员的才能第一
历史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扩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顺序正确的是[]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
历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