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 15 与为控制差错 相关的结果,耗时25 ms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5+X2+1,它产生的校验码是(62)位。如果CRC的生成多项式为 G(X)=X4+X+1,信息码字为10110,则计算出的CRC校验码是(63)。A.2B.15C.16D.33
●信元是信元交换的单位。为控制差错,在信元中包括CRC校验和,其生成公式为 (22) ,校验和对 (23) 进行校验。信元交换采用 (24) 技术进行复用。在交换过程中,当实施VP交换时,其中VPI、VCI的变化情况是 (25) 。如果在交换过程中出现拥塞,该信息被记录在信元的 (26) 中。(2
OSI七层模型中的()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A.表示层B.会话层C.应用层D.传输层
利用海明码(Hamming Code)纠正单比特差错的差错控制技术中,如果加入4位冗余位,则信息位最多为(6)位。A.4B.8C.11D.15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9~23 题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1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2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3 ),C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 12~16 题 信元是信元交换的单位。为控制差错,在信元中包括CRC校验和,其生成公式为( 1 ),校验和对( 2 )进行校验。信元交换采用( 3 )技术进行复用。在交换过程中,当实施VP交换时,其中VPI、VCI的变化情况是( 4 )。如果在交换过程中出现拥塞,该信息被记
●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34)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35)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36) ,CRC-16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是
在数据通信中,当发送数据出现差错时,发送端无须进行数据重发的差错控制方法为( )A.ARQB.FECC.BECD.CRC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