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病原则
中医治病原则
一切都是有标准,中医治病也是有自身的标准,中医学注重的是以总体考虑,不可以仅高度重视部分,那样就不可以更全方位和总体的协助大家确诊病症,不但要协助大家除去部分的疾病,也要由内而外的调整,进而开展总体的治疗,中医学是我们中华文化医药学留有的珍贵文化艺术,后代应当好好地的学习培训和发扬,承继中医学就给我们的財富,学习中医精神,那麼,中医治病有哪些标准呢?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一下。
一.调节阳阴
《内经》说:“谨察阳阴所属而调之,以平历时”。调节阳阴从理论而言适用医治一切病症。在实际应用上则有“盛则泻其多、虚则补其不够”2个层面:
“盛则泻其多”,关键适用因湿邪实造成身体的阳阴偏胜。如阴邪盛,可出現“阴盛则寒”的寒证,其论治应是“寒则热之”,“治寒以热”,这时宜用湿热性的阳药,来改正阴之偏胜。相反,阳邪盛,可出現“阳盛则热"的热证,其论治应是”热则寒之“,”治热以寒“,这时宜用阴药改正其阳之偏胜。
“虚则补其不够”,关键可用予因正气虚造成身体的阳阴偏衰。如阴虚阳盛,常是因为机体的阴分不够,造成虚火上炎而导致的虚火证,论治应是滋阴清热,常见六昧地黄丸这类;阳虚阴盛,常是因为机体阳气虚,造成阴翳过盛而致的阴虚内热证,论治应是易阳消阴,常见金匮肾气丸这类。中医学常把前面一种称为“壮水之主,以制太阳”,后面一种称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二.表中互治(赃腑互治)
脏与腑相表中,相互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之间影响。脏病能够影响腑,腑病还可以影响脏,故脏病能够从腑治,腑病还可以从脏治,五脏六腑同病,还可以五脏六腑同治。如里热证造成大便不通畅致肺气虚壅塞时,由此可见胸闷气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这时单治肺实际效果不佳,可依据肺与肠子相表中的关联,采用表中互治疗方式,用凉膈散泻肠子之热而清宣肺气。又如心移热于结肠,口舌生疮、小便赤黄涩痛,可依据心与结肠相表中的关联,用导赤散清心火而泻结肠之热,实际效果非常好。
依据以上的剖析和详细介绍我们了解,中医学是以内到外,从表及里的治疗,协助大家开展阳阴调节,从表层的状况协助你调节到全部人体的系统,进而做到阳阴和睦的实际效果,那样大家才可以身心健康,才可以不被外部的病菌入侵,使人体达到最好情况。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介绍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时特别强调是从中医学宝库中获得灵感的.全面阐述中医理 历史 2020-06-10 …
全面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疗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A.《丹经》B.《九章算术》C.《伤寒 历史 2020-06-13 …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成《》一书, 历史 2020-06-22 …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突出,根据提示写出人物或成果。(l)东汉宦官改进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又很便 历史 2020-07-28 …
成书于东汉的数学专著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 历史 2020-11-14 …
古代的科技著作记载着人类文明的进程.(1)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的著作是.(2)《伤寒杂病论》 历史 2020-12-03 …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的医学家是()A.张仲 历史 2020-12-14 …
“医圣”对祖国医学做出的突出贡献是[]A.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B.写成中国第一部医书C. 历史 2020-12-14 …
()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所沿用。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成《》一书,全 历史 2020-12-14 …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最擅长A.采用四诊法来诊断病情B.做外科手术和针灸C.重视研究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D 历史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