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瓷瓶薛长登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用手机对着瓷瓶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瓷  瓶
薛长登
     家中有一个宝物,顾林在8岁那年就知道了。宝物是一个瓷瓶。瓷瓶上画着一幅仕女图,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他用手机对着瓷瓶各个角度拍了照片。
     他坐车来到市区的一个叫着“王记”的古董行。
     这时他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母亲告诉他医院催着交钱。他说,知道了,并叫母亲不要着急。
     你们这里收古董吗?顾林低声问正在电脑上忙着的一个男人,他是王经理。
     你有什么古董?王经理问。
     顾林把手机上的照片翻给王经理看。
     瓷瓶现在在哪里?王经理问。
     在家里。
     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王经理自言自语。
     应该是真品。顾林说。他有点心虚,其实他也不知道是真品还是赝品。母亲常对他说,那是你父亲一直为之骄傲的东西……
     王经理打了一个电话,一个穿着唐装的60多岁的老人从楼上下来。人们都喊他“老教授”,他曾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教授。
     顾林把手机送到老教授手里。老教授看到照片,眼睛突然睁大,后陷入深思,后又摇了摇头。
     刚才听犬子说瓷瓶在你家里?能方便去看看吗?老教授问。
     能。他说,不一定卖。
     不妨。去观赏观赏。你不卖也不妨。老教授说。
     顾林啊,快点来啊,又催交钱了。母亲电话再一次打来。他连连说,知道了。
     胎骨薄匀,绘画细腻,不错。老教授看到瓷瓶说。
     老教授边看边摸。他时而嘴角露出一点微笑,时而蹙眉。
     太像了 ,老教授自言自语。你认识顾开庭吗?老教授问。
     是家父。他说。
     他人呢?老教授问。
     他住院了,急需要钱,不是这样我还不卖。您怎么知道家父的名字?
     有过一面之缘。你打算卖多少?
     3--30万,他说。
     老教授沉思片刻,说,好,30万就30万。
     到了古董店,老教授吩咐王经理付8万元现金给顾林,还开了一张22万元的支票,还亲自给他写了个条子。
     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母亲看到几捆钱后,惊奇地问。
     卖了瓷瓶。他如实说。
     也罢。你快去交钱,省得再催。重症病房花钱多。你爸还没醒转过来,这次受苦了。母亲说时眼里含着泪。那个撞了他之后逃逸的人不知道能不能查出来?
     应该能。顾林安慰母亲。
     两天后,父亲醒了过来。
     父亲出院后,问瓷瓶卖了多少钱。顾林说,30万元。
     父亲说,可以了。
     看过瓷瓶后,买家还提到你的名字。顾林说。
     他会认识我?不可能啊,这个瓷瓶的主人在江南啊,离这远着呢,而且又这么多年了。父亲说。
     年底的一天,顾林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约他到市黄海咖啡馆见面。
     是您?他一见面就认出老教授,陪同他的还有他的儿子王经理。
     看到你的瓷瓶,我太喜欢它了,无论是真品还是仿品,我无所谓,看到它亲切啊。老教授说,你知道你家怎么会有这个瓷瓶的?
     顾林说,我听母亲说,25年前,父亲在江南打工,在一个冬日里,他救了一个落水的孩子,还救了跳到水里救孩子的父亲。天冷,父亲自己差点送了命,这家是开古董店的,就送了这个瓷瓶,听母亲说父亲当时还不愿意要,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人家开古董店的老板正好到江北有事,父亲带着瓷瓶顺便坐着人家雇的船回了家。
     你的父亲救了我和他啊。老教授指着王经理说。
怎么这么巧?顾林笑着感叹。
     其实我那天一看到这个瓷瓶,我就感觉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老教授说,当年我父亲在送瓷瓶之前,  找人鉴定过的,说是后人仿造的,知道它并不值钱,可是当时我的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我们还是把它送给你父亲。这些年我们一直愧疚啊,你父亲救了我家两条命,我们却给他一个不值钱的东西。为了这个瓷瓶,我们才在江北开了个分店,就想找到你父亲啊。
     原来是仿造的啊,那就不值钱了!顾林说。
     不是钱的事,老教授说。我们现在就去见你的父亲,瓷瓶我们也带来了,送出去的东西我们不敢再要回来。这次我找专家鉴定过了,是清代粉彩瓷真品。
     那值多少钱?顾林问。
     最少400万。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4年第16期)(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小说以“瓷瓶”为题,有深刻的意味。瓷瓶是全篇的线索,贯穿全文始终;以“瓷瓶”为题揭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
B、顾林母亲两次打来催款电话的情节,为下文顾林卖掉瓷瓶埋下了伏笔,具有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
C、在听到顾林开价30万后,老教授“沉思片刻”,这其实是老教授在考虑要不要告诉顾林,这个瓷瓶的价值其实不止30万,这也体现出老教授的善良。
D、顾林在对话中介绍了父亲当年救人的事情,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
E、全文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显得故事真实可信,文章只使用对话描写一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对读者更好的认识人物,体会主题有积极作用。
(2)小说中的王教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老教授说“不是钱的事”,请结合文本分析,文中涉及的哪些事不是钱的事,这些事不是钱的事那又是什么呢?。
(4)小说结尾,作者安排了瓷瓶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价值400万的情节,有人认为这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有人认为这是小说的蛇足之笔,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正确;
B.错误;老教授决定以30万元成交,是因为他认出这是以前送出去的那个瓷瓶;
C.错误;顾林父亲不要瓷瓶是因为“嫌弃它不能吃,还易碎”;
D.不完全正确;“这一细节主要是为了塑造父亲的高大形象”分析有误;
E.正确;
(2)不一定卖,说明他对是否卖掉瓷瓶还有些犹豫;瓷瓶是父亲的“骄傲”,他不希望卖掉;但父亲现在病重需钱,又不得不卖;他不知道瓷瓶究竟是否真品,也担心卖低了价钱;
(3)因为被恩人救起,一定要送恩人物品感谢;当初迫于无奈送了恩人“赝品”,现在为了寻找恩人,特意在江北开店,并毅然出高价将之买下,说明他知恩图报;发现“赝品”乃是真品后,又将瓷瓶送回,说明他讲诚信;
(4)结尾段落可从主旨表达、文章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从主旨上来看,赞美了教授知恩图报、诚实守信的美好品德;从结构上来看,与前文“不知真假”相呼应,使情节波澜迭起,引人入胜;从人物塑造上来看,使王教授的形象更为高大饱满;留下“至少400万”的悬念,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回味无穷;

答案示例:
(1)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给分;
(2)①他还在为是否卖掉瓷瓶而犹豫不决;一方面,瓷瓶记录着父亲的荣誉,他不愿意卖;另一方面,父亲住进医院急需用钱,他不得不卖;
②他对瓷瓶的价值心存疑虑.他不知道瓷瓶的真伪,弄不清它的真正价值,担心卖了低价;(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①知恩图报;王教授在被救后,为寻找恩人而到江北开设分店,用30万元买下认为是赝品的瓷瓶;
②诚信待人;王教授一直因送给“赝品”瓷瓶而愧疚,知道瓷瓶的真正价值后毅然把瓷瓶送回;(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①从情节上看,结尾与前面关于瓷瓶真伪的悬念紧密照应,使故事情节再起波澜,又耐人寻味;
②从人物塑造上看,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饱满;
③从思想内容上看,赞美了被救者的感恩情怀,弘扬了社会正能量,丰富了作品的主题;
④从艺术效果上看,以“最少400万”结尾,小说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  2020-04-06 …

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需要,道路划分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实行分  2020-05-22 …

电有重量吗?只是凭生活中的感觉突发奇想的我觉得每次手机电池电用光之后,手机会变轻一点点充满电之后,  2020-06-20 …

一个环形路线上运行两种车,慢车和快车,慢车10分钟一圈,快车5分钟.当车绕完一圈之后,随机决定下一  2020-06-26 …

1.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六号飞船中的情景;航天员聂海胜手拿着相机,正向轨道舱不停的拍摄,当聂海胜  2020-07-08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以“,”二句,严厉指责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反规矩  2020-07-13 …

画家坤峰先生的水墨画《竹》是画坊名品:三株竹,淡泊典雅,交错有致,挺拔向上;下有数枝竹枝和无数竹叶,  2020-11-10 …

陈独秀在《新青年》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乃以今之忘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  2020-12-02 …

英语翻译1、天之道,人不可以之为道.2、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  2020-12-14 …

高手才能进,不然你们被难住的一个环形路线上运行两种车,慢车和快车,慢车10分钟一圈,快车5分钟.当车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