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讲故事的人(节选)莫言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
题目详情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 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1)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
①故事一:___
②故事二:___
③故事三:___
(2)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批评”或“不耐烦”)→___→(___ )
(3)从文中可看出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4)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5)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莫 言 ①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A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②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B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③有一段时间,集市上来了一个说书人。我偷偷地跑去听书,忘记了她分配给我的活儿。为此,母亲批评了我,晚上当她就着一盏小油灯为家人赶制棉衣时,我忍不住把白天从说书人听来的故事复述给她听,起初她有些不耐烦,因为在她心目中说书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务正业的人,从他们嘴里冒不出好话来。但我复述的故事渐渐地吸引了她,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为了报答母亲的恩情,也为了向她炫耀我的记忆力,我会把白天听到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她听。
④很快的,我就不满足复述说书人讲的故事了,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我的听众也不仅仅是我的母亲,连我的姐姐、我的婶婶、我的奶奶都成为我的听众。我母亲在听完我的故事后,有时会忧心忡忡地,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儿啊,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人呢?难道要靠耍贫嘴吃饭吗?”
⑤我理解母亲的担忧,因为在村子里,一个贫嘴的孩子,是招人厌烦的,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麻烦。我在小说《牛》里所写的那个因为话多被村子里厌恶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时的影子。我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这无疑是极大的危险,但我说的故事的能力,又带给了她愉悦,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⑥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尽管我有父母亲的谆谆教导,但我并没有改掉我喜欢说话的天性,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对自己的讽刺。
(1)选文回忆了成长中作者与母亲的哪三个故事?
①故事一:___
②故事二:___
③故事三:___
(2)选文③、④段中,母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请写出能够体现母亲态度变化过程的关键词语。
(“批评”或“不耐烦”)→___→(___ )
(3)从文中可看出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4)文中画线的A、B两处句子分别描写了母亲和“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5)有人认为莫言是因为“会讲故事”而成为著名的作家,进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请结合选文有关内容谈一谈,莫言会讲故事能力的形成,对你学习语文的启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内容概括的考查.方法:一、段意合并法.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内容.把每段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最常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二:要素串连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筛选出关键信息.阅读文章,运用方法二概括出: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我多次偷偷地跑去听书,并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吸引了母亲,得到母亲默许.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从原文第三、四段可以找到“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有时会忧心忡忡”:默许;担忧(或“忧心忡忡”)
(3)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看出母亲是一位正直的人;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看出母亲坚强、感情细腻;从母亲即喜欢我讲故事,又担心我因为贫嘴没出息,看出母亲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
(4)本题是对内容理解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寻找原因即可.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
B:因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
(5)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文章“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再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回答即可.示例一: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示例二: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总之莫言的成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多听、多想、不断创新.)
答案
(1)①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②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③我多次偷偷地跑去听书,并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吸引了母亲,得到母亲默许.
(2)默许;担忧(或“忧心忡忡”)
(3)母亲形象:母亲是一位慈爱、正直、坚强、感情细腻、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
(4)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
B:以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
(5)示例一: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示例二: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2)本题是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考查.按顺序找到相应段落,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等语句,分析作者的心理或找出表达感情的词语即可,注意尽量用原句原词回答.从原文第三、四段可以找到“以后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给我排活,默许我去集上听书”“有时会忧心忡忡”:默许;担忧(或“忧心忡忡”)
(3)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看出母亲是一位正直的人;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看出母亲坚强、感情细腻;从母亲即喜欢我讲故事,又担心我因为贫嘴没出息,看出母亲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
(4)本题是对内容理解的考查,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段落,逐条总结寻找原因即可.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
B:因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
(5)本题是信息筛选能力的考查.必须先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提示,在上下文中筛选出关键信息.从文章“我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但在我身上,却显露出极强的说话能力和极大的说话欲望”,再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回答即可.示例一: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示例二: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总之莫言的成功告诉我们语文学习要多听、多想、不断创新.)
答案
(1)①我多算卖菜老人一毛钱,母亲伤心痛哭;②我害怕母亲寻短见,母亲却来安慰我;③我多次偷偷地跑去听书,并绘声绘色地讲给家人听,吸引了母亲,得到母亲默许.
(2)默许;担忧(或“忧心忡忡”)
(3)母亲形象:母亲是一位慈爱、正直、坚强、感情细腻、对孩子要求宽严有度、希望孩子有出息的普通又伟大的劳动妇女.
(4)A:流泪的原因:因“我”占了人家的便宜而难过、失望、羞愧.表现母亲为“我”占便宜而难过、羞愧的心情;
B:以为失去母亲而极度痛苦,表现“我”对母亲的依恋与热爱.
(5)示例一:莫言喜欢上集市听书,并善于复述说书人的故事,说明语文学习,不仅要听而且要说.同时要善于在生活中学习.
示例二:莫言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不断地添油加醋,我会投我母亲所好,编造一些情节,有时候甚至改变故事的结局”,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想象,要通过想象培养创新能力.
看了讲故事的人(节选)莫言①我最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么老师 2020-06-09 …
求一句话的文言,白话大意是君子不在葡萄架下搔头,不在瓜地弯腰差不多是这句,意思是君子不做让人误会的 2020-06-13 …
仿写: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白天,妈妈------------ 2020-07-04 …
谁能教教我怎么换算蛋白质含量?每克样品中含氮克数x6.25x100=100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 2020-07-22 …
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了“白马非马”论,“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 2020-11-07 …
ABCDEF6个同学和1个数学老师站成一排合影留念,数学老师穿白色文化衫,A,B和C,D同学分别穿着 2020-11-24 …
学校将组织部分同学到福利院去慰问老人,白已要一份发言稿作文:150字以上200字以 2020-12-16 …
(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习题。双白老人于德北①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 2020-12-20 …
“白头到老”这个成语的由来是什么?来自哪个年代?白头到老?是白着头发一起到老,还是一直在一起直到白了 2021-01-12 …
把《我的老师》翻译成英文:我有一个老师,她白白的皮肤,短头发,中等身材,她笑起来很好看.她教我们..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