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 费,民堡不劳,其兴利多矣。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者,鲜祖①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基以圉暑雨。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②.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既没,于民恣也。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减,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计矣。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又与侵就亻爰 橐③,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善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选自《墨子•节用》,有删改)【注】①鲜祖:鲜艳好看之意。②处家:结婚成家。③侵就亻爰 橐:意为“侵掠俘虏”。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 去:除去。
B.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 益:增加。
C.于民恣也 恣:放纵。
D.若纯三年而字 字:记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①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 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凡为衣裳之道 ②是寡人之过也
C.①鲜祖不加者去之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D.①以通四方之利 ②洎牧以谗诛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作者“节用”观点的一组是___
①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②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
③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 ④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
⑤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⑥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墨子认为执政者要使自己的国家财富成倍增长,不能依靠对外掠夺,而应该通过在国内实行“节用”来实现。
B.墨子运用铺排手法,列举衣服、宫室、甲盾、舟车等事物,雄辩地表明了自己反 对铺张奢华、提倡实用为本的观点。
C.墨子认为尽管实现人口倍增的难度大子财物倍增的难度,但依然可以实现,进而说明实现财物倍增的可能性。
D.墨子主张减免徭役,增加民财,同时要避免征战攻伐,使百姓不因劳累、饥饿和战争而死,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用财不费,民得不劳,其兴利多矣。
②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③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
节用
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 费,民堡不劳,其兴利多矣。
其为衣裘何以为?冬以圉寒,夏以圉暑。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者,鲜祖①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基以圉暑雨。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甲盾五兵何以为?以圉寇乱盗贼。凡为甲盾五兵加轻以利、坚而难折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其为舟车何以为?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凡为舟车之道,加轻以利者,鲜祖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于数倍乎!若则不难。故孰为难倍?唯人为难倍,然人有可倍也。昔者圣王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处家②.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此圣王之法也。圣王既没,于民恣也。其欲蚤处家者,有所二十年处家;其欲晚处家者,有所四十年处家。以其蚤与其晚相减,后圣王之法十年。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计矣。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又与侵就亻爰 橐③,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不善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故子墨子曰: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选自《墨子•节用》,有删改)【注】①鲜祖:鲜艳好看之意。②处家:结婚成家。③侵就亻爰 橐:意为“侵掠俘虏”。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 去:除去。
B.以益衣裳、宫室、甲盾、五兵、舟车之数 益:增加。
C.于民恣也 恣:放纵。
D.若纯三年而字 字:记录。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
A.①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 ②其皆出于此乎
B.①凡为衣裳之道 ②是寡人之过也
C.①鲜祖不加者去之 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D.①以通四方之利 ②洎牧以谗诛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作者“节用”观点的一组是___
①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②凡为宫室加固者,鲜祖不加者去之
③有去大人之好聚珠玉、鸟兽、犬马 ④车以行陵陆,舟以行川谷,以通四方之利
⑤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⑥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墨子认为执政者要使自己的国家财富成倍增长,不能依靠对外掠夺,而应该通过在国内实行“节用”来实现。
B.墨子运用铺排手法,列举衣服、宫室、甲盾、舟车等事物,雄辩地表明了自己反 对铺张奢华、提倡实用为本的观点。
C.墨子认为尽管实现人口倍增的难度大子财物倍增的难度,但依然可以实现,进而说明实现财物倍增的可能性。
D.墨子主张减免徭役,增加民财,同时要避免征战攻伐,使百姓不因劳累、饥饿和战争而死,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用财不费,民得不劳,其兴利多矣。
②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
③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字:生子.
(2)B A.人称代词,他/副词,表揣测;B.结构助词,的;C.代词,…的事物/助词表停顿;D.表目的连词/介词,因.
(3)C ①指财力可以加倍增长,与“节用”无关;④讲的车、舟的作用;⑤指增加人口,非“节用”.
(4)D “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于文无据.
(5)①是故:因此,所以;得:能够;兴:创办.句子翻译为:所以使用财务不浪费,百姓能够不受劳苦,帝王创办的有利的事业就多了.
②圉:抵御;风寒:大风和寒冷;暑雨:炎热和雨水.句子翻译为:他们建造宫室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冬天用来抵御大风和严寒,夏天用来抵挡炎热和雨水.
③其:他们.所以:用来…办法;寡:减少.句子翻译为:当今天下执政的人,他们用来是人口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多了.
答案:
(1)D
(2)B
(3)C
(4)D
(5)①所以使用财务不浪费,百姓能够不受劳苦,帝王创办的有利的事业就多了.
②他们建造宫室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冬天用来抵御大风和严寒,夏天用来抵挡炎热和雨水.
③当今天下执政的人,他们用来是人口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多了.
参考译文:
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他们制造衣裘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御寒,夏天用以防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能增加温暖、夏天能增加凉爽,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建造房子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抵御风寒,夏天用以防御炎热和下雨.有盗贼(侵入)能够增加防守之坚固的,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铠甲、盾牌和戈矛等五种兵器是为了什么呢?用以抵御外寇和盗贼.凡是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能增加轻便锋利、坚而难折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车、船是为了什么呢?车用来行陆路,船用来行水道,以此沟通四方的利益.凡是制造车、船的原则,能增加轻快便利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凡是他们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
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什么是难以倍增的呢?只有人是难以倍增的.然而人也有可以倍增的办法.古代圣王制订法则,说道:“男子年到二十,不许不成家,女子年到十五,不许不嫁人.”这是圣王的法规.圣王既已去世,听任百姓放纵自己,那些想早点成家的,有时二十岁就成家,那些想迟点成家的,有时四十岁才成家.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现在执政的人)不这样做罢了.
(2)B A.人称代词,他/副词,表揣测;B.结构助词,的;C.代词,…的事物/助词表停顿;D.表目的连词/介词,因.
(3)C ①指财力可以加倍增长,与“节用”无关;④讲的车、舟的作用;⑤指增加人口,非“节用”.
(4)D “意在凸显爱民和反战的主题”于文无据.
(5)①是故:因此,所以;得:能够;兴:创办.句子翻译为:所以使用财务不浪费,百姓能够不受劳苦,帝王创办的有利的事业就多了.
②圉:抵御;风寒:大风和寒冷;暑雨:炎热和雨水.句子翻译为:他们建造宫室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冬天用来抵御大风和严寒,夏天用来抵挡炎热和雨水.
③其:他们.所以:用来…办法;寡:减少.句子翻译为:当今天下执政的人,他们用来是人口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多了.
答案:
(1)D
(2)B
(3)C
(4)D
(5)①所以使用财务不浪费,百姓能够不受劳苦,帝王创办的有利的事业就多了.
②他们建造宫室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冬天用来抵御大风和严寒,夏天用来抵挡炎热和雨水.
③当今天下执政的人,他们用来是人口减少的方法已经很多了.
参考译文:
人在一国施政,一国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大到施政于天下,天下的财利可以加倍增长.这种财利的加倍,并不是向外掠夺土地;而是根据国家情况而省去无用之费,因而足以加倍.圣王施政,他发布命令、举办事业、使用民力和财物,没有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就多了.
他们制造衣裘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御寒,夏天用以防暑.凡是缝制衣服的原则,冬天能增加温暖、夏天能增加凉爽,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建造房子是为了什么呢?冬天用以抵御风寒,夏天用以防御炎热和下雨.有盗贼(侵入)能够增加防守之坚固的,就增益它;(反之,)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铠甲、盾牌和戈矛等五种兵器是为了什么呢?用以抵御外寇和盗贼.凡是制造铠甲、盾牌和五兵,能增加轻便锋利、坚而难折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他们制造车、船是为了什么呢?车用来行陆路,船用来行水道,以此沟通四方的利益.凡是制造车、船的原则,能增加轻快便利的,就增益它;不能增加的,就去掉.凡是他们制造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
去掉王公大人所爱好搜集的珠玉、鸟兽、狗马,用来增加衣服、房屋、兵器、车船的数量,使之增加一倍,这也是不难的.什么是难以倍增的呢?只有人是难以倍增的.然而人也有可以倍增的办法.古代圣王制订法则,说道:“男子年到二十,不许不成家,女子年到十五,不许不嫁人.”这是圣王的法规.圣王既已去世,听任百姓放纵自己,那些想早点成家的,有时二十岁就成家,那些想迟点成家的,有时四十岁才成家.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现在执政的人)不这样做罢了.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中文名字人名地名的拼音在文章里外国人怎么读得懂?如:QunyanPress中的群言(Qunyan) 2020-05-14 …
杨二嫂的语言、外貌、动作描写.少年时润土的语言、外貌、语言描写,润土对鲁迅态度,对生活的态度.中. 2020-05-16 …
长言道,三分课内,三分课外.尤于经常大量课外阅读,我的习作知识和水平大大提高了.为此,老师在作文课 2020-06-15 …
长言道,三分钟课内,七分钟课外.尤于大量经常课外阅读,我的写作知识和水平大大提高了.为此,老师在作 2020-06-15 …
窃读记阅读短文1作者窃读的滋味是怎么样的?(用原文中的句子来回答).2为了窃读不倍感,作者有哪些办 2020-06-27 …
课外文言文阅读(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课外文 2020-07-07 …
外婆的手纹阅读答案外婆用她精巧的手艺裁剪人生,缝补生活,也编织这她美丽的生命.你看,外婆一针一线, 2020-07-16 …
语文修改病句(①主题班会一开始,李明就首先第一个发言).他说:“(②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没有阅读的 2020-11-28 …
按要求修改文段①主题班会一开始,李明就首先第一个发言.他说:“②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没有阅读的课外 2020-11-29 …
求2条关于阅读的名言,关于阅读的啊,不是读书的,外国的也行同上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