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动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就是说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特点

题目详情
动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
就是说 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http://baike.baidu.com/view/8888.htm过程  有丝分裂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描述方便起见,习惯上按先后顺序划分为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五个时期,在前期和中期之间有时还划分出一个前中期. 间期  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S、G2三个阶段,其中G1期与G2期进行RNA(即核糖核酸)的复制与有关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其中,G1期主要是染色体蛋白质和DNA解旋酶的合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白质的合成.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色质没有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而是以染色质的形式进行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单链复制.有丝分裂间期是有丝分裂全部过程重要准备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作. 前期   自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止的时期.间期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时,核的体积增大,由染色质构成的细染色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因为染色体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核仁在前期的后半渐渐消失.在前期末核膜破裂,于是染色体散于细胞质中.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时靠近核膜有两个中心体.每个中心体由一对中心粒和围绕它们的亮域,称为中心质或中心球所组成.由中心体放射出星体丝,即放射状微管.带有星体丝的两个中心体逐渐分开,移向相对的两极(图1).这种分开过程推测是由于两个中心体之间的星体丝微管相互作用,更快地增长,结果把两个中心体(两对中心粒)推向两极,而于核膜破裂后终于形成两极之间的纺锤体.   前中期 自核膜破裂起到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为止.核膜的断片残留于细胞质中,与内质网不易区别,在纺锤体的周围有时可以看到它们.   前中期的主要过程是纺锤体的最终形成和染色体向赤道面的运动.纺锤体有两种类型:一为有星纺锤体,即两极各有一个以一对中心粒为核心的星体,见于绝大多数动物细胞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一为无星纺锤体.两极无星体,见于高等植物细胞(图2). 曾经认为有星纺锤体含有三种纺锤丝,即三种微管.一种是星体微管,由星体散射出的微管;二是极微管,是由两极分别向相对一级方向伸展的微管,在赤道区来自两极的极微管互相重叠.现在认为极微管可能是由星体微管伸长形成的.三是着丝点微管,与着丝点联结的微管,亦称着丝点丝或牵引丝.着丝点是在染色体的着丝粒的两侧发育出的结构.有报告说着丝点有使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功能.无星纺锤体只有极微管与着丝点微管.   核膜破裂后染色体分散于细胞质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其着丝点分别通过着丝点与两极相连.由于极微管和着丝微管之间的相互作用,染色体向赤道面运动.最后各种力达到平衡,染色体乃排列到赤道面上. 中期  从染色体排列到赤道面上,到它们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向两极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中期.有时把前中期也包括在中期之内.中期染色体在赤道面形成所谓赤道板.从一端观察可见这些染色体在赤道面呈放射状排列,这时它们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摆动的状态.中期染色体浓缩变粗,显示出该物种所特有的数目和形态.因此有丝分裂中期适于做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的研究,适于核型分析.中期时间较短. 后期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的时期.分开的染色体称为子染色体.子染色体到达两极时后期结束.染色单体的分开常从着丝点处开始,然后两个染色单体的臂逐渐分开.当它们完全分开后就向相对的两极移动.这种移动的速度依细胞种类而异,大体上在0.2~5微米/分之间.平均速度为 1微米/分.同一细胞内的各条染色体都差不多以同样速度同步地移向两极.子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是靠纺锤体的活动实现的. 末期  从子染色体到达两极开始至形成两个子细胞为止称为末期.此期的主要过程是子核的形成和细胞体的分裂.子核的形成大体上是经历一个与前期相反的过程.到达两极的子染色体首先解螺旋而轮廓消失,全部子染色体构成一个大染色质块,在其周围集合核膜成分,融合而形成子核的核膜,随着子细胞核的重新组成,核内出现核仁.核仁的形成与特定染色体上的核仁组织区的活动有关. 细胞体的分裂称胞质分裂.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是以缢束或起沟的方式完成的.缢束的动力一般推测是由于赤道区的细胞质周边的微丝收缩的结果.微丝的紧缩使细胞在此区域产生缢束,缢束逐渐加深使细胞体最后一分为二.   高等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是靠细胞板的形成.在末期,纺锤丝首先在靠近两极处解体消失,但中间区的纺锤丝保留下来,并且微管增加数量,向周围扩展,形成桶状结构,称为成膜体.与形成成膜体的同时,来自内质网和高尔基器的一些小泡和颗粒成分被运输到赤道区,它们经过改组融合而参加细胞板的形成.细胞板逐渐扩展到原来的细胞壁乃把细胞质一分为二(图3).细胞质中的有关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不是均等分配,而是随机进入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板由两层薄膜组成,两层薄膜之间积累果胶质,发育成胞间层,两侧的薄膜积累纤维素,各自发育成子细胞的初生壁.   【细胞有丝分裂记忆口诀】   有丝分裂并不难   间前中后末相连   间期:复制合成又生长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动物)   两消两现新壁建(植物) 编辑本段动植物的比较动植物的不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丝.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并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 动植物的相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存在两个个十分重要的相同点:   无论是动物细胞分裂过程还是植物细胞分裂过程都会有染色体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形成.(植物:无星射线纺锤体;动物:星射线纺锤体). 编辑本段意义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看了动物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就是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能够进行DNA分子自我复制的时期是()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  2020-05-13 …

洋葱根尖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G2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2n,染色单体数为.答案是4n,但是我认为应该  2020-05-13 …

出现染色单体的有丝分裂时期是?a.间期和分裂前期b.间期和分裂中期c.间期和分裂前期及中期d.分裂  2020-05-17 …

高中染色体的问题有丝分裂中,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减数分裂,精原细胞中不存在染色体,而是  2020-06-17 …

请问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后期着丝点分裂的时候纺锤丝也跟着分成了两段那么纺锤丝算不算染色体?请问生物  2020-06-21 …

关于减数分裂中纺锤体与染色体的问题减数分裂中纺锤体都是在减I和减II前期形成的吗?怎么有人说是中期  2020-06-21 …

减数分裂中是怎么形成姐妹染色体的?我看见姐妹染色单体(英语:Sisterchromatids,或称  2020-07-03 …

有丝分裂中也有同源染色体,这个是怎么回事?同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是怎么分裂的啊,好奇怪好奇怪、、、  2020-07-03 …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染色体、蛋白质的比分别是?我看图像好像减一中后期与减二前期  2020-07-15 …

染色体联会交换是偶然现象吗?在减数分裂中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只要是减数分裂都会发生的一般现象啊.联会  2020-07-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