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后面两句
题目详情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
要后面两句
要后面两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不论平地与山尖, ⊙⊙○●●○○ 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 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 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
看了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何理解“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佛语说的人生境界:“看 2020-03-30 …
什么是“空”“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山是山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 2020-05-14 …
见山不是山见水又是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我是大概明白了但是见山不是山见水又是水更白 2020-06-04 …
王维的竹里馆、鹿柴.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诗的平仄不是常见的4种形式,怎样解释?平常偶句是平声,但有例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惊人与平淡究竟是惊人好,还是平淡好?平淡好。但是平淡不易。平淡不是从 2020-06-27 …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 2020-07-01 …
排列下列句子的顺序,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关键就在他们有"输得起"的大将风度和"东山再起"的志气.( 2020-07-02 …
《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中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 2020-11-13 …
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 2020-12-07 …
《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 2020-12-07 …
相关搜索: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后面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