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后面两句
题目详情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
要后面两句
要后面两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不论平地与山尖,
⊙⊙○●●○○
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
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
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罗隐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格律】:○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不论平地与山尖,
⊙⊙○●●○○
无限风光尽被占.
○●○○●●△
采得百花成蜜后,
●●●○○●●
为谁辛苦为谁甜.
○○○●○○△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于利禄者;有人则认为是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讽刺.两种解会似相龃龆,其实皆允.
因为“寓言”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者为某种说教而设喻,寓意较浅显而确定;另一种是作者怀着浓厚感情观物,使物著上人的色彩,其中也能引出教训,但“寓意”就不那么浅显和确定.如此诗,大抵作者从蜂的“故事”看到那时苦辛人生的影子,但他只把“故事”写下来,不直接说教或具体比附,创造的形象也就具有较大灵活性.
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同意义的苦辛人生,与蜂相似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终朝聚敛苦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一种是“运锄耕劚侵星起”而“到头禾黍属他人”.这就使得读者可以在两种意义上作不同的理解了.
看了 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之怀古》这是一篇文章的题目,求解释题目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解释题目的意思就是一句话概括,不要给我 2020-04-07 …
下面是一篇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贾谊是汉初文坛最杰出的代表作家,后代评论家在评 2020-05-13 …
假如你发现某公司的广告中使用了错别字,而该广告的设计者认为用错一个字不妨大局,你将对该广告的设计者 2020-05-16 …
论语的演讲稿...3分钟的....是比赛用的.要求是一句论语加上自己一些见解,时间控制在3分钟左右 2020-05-17 …
论语十则中用5个成语造句要一整段的不是一句一句是5个成语在一段话里现在要 2020-06-10 …
阅读下列语段,按要求选出符合要求的一项:宋朝的朱熹,曾经给《论语》做过注释,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 2020-06-20 …
语文问题,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阅读题:不幸者的悲哀野风)文章在记叙的基础上开展了精辟的议论,请把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6分)宽以待人①有人说:“假如我们都知道别人在背后怎样谈论我们的话 2020-06-29 …
红连出水倒悬株笔点天文.白耦入泥斜插玉簪通地理.这是一句诗还是词?这其中有什么含义?谁来作一下评论 2020-07-02 …
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讨论.这是一句病句,请帮我修改. 2020-07-03 …
相关搜索:不论平地与高山下一句是什么要后面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