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清明万宽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2)韩愈的《早春呈水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2)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作为一首描写清明的诗歌,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清明时节风雨飘飘的凄清景象,属于实写;诗歌的后两则是写出梨花的悲苦凄凉的生活图景,属于虚写,所以整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由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本首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生命无常的人生悲叹.
答案:
(1)虚实结合(1分)①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了出清明时节的凄清的景象.(1分)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1分).虚实结合,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1分)
(2)①韩诗描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2分)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阴阳相隔,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茫和感慨.(2分)
赏析:
关于“人间孤月映梨花”的理解,为何是“人间”,因为“斯人已殁”而“月亮尚在照临世间”,为何是“孤月”,因为斯人在时,月亮寄托着素洁的情怀,是斯人最好的知己,当斯人作土,便会痴痴地想“是否月亮也会因为我的离去而觉得孤单呢?”为何是“梨花”,首先清明正是梨花开放的时节,坟前也往往植有梨树,“梨花”的谐音正是“离花”,代表着离别,更重要的是“梨花”和“孤月”一样“清华”,斯人虽去,但斯人的精神却化为梨花长存世间,这样的例子在“青陵台上相思树”的典故中可以应证,化用一“映”字,不仅把月光照映在梨花之上的清冷,高远,沉寂的视觉美感传达出来了,而且让梨花和月亮又照应在无声的对话中了,诗人正是通过梨花在此死而复生了.(寂寥江上客)
3句上承“不见家”,想象自己未来也是一样的归宿,感慨遂生.3句也照应到了题目,清明日,在满城风絮中茫然而望,青山隐隐,家山何在?3、4想象自然,感慨很深,意境极美.孤月与梨花都不是实指,作者只是以这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与才华.百年之后如何谁也不知道,作者能如此预想,可见自视极高.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情感态度的基本能力.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由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的景象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本首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生命无常的人生悲叹.
答案:
(1)虚实结合(1分)①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描绘出了出清明时节的凄清的景象.(1分)②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1分).虚实结合,扩大了诗歌的意境,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1分)
(2)①韩诗描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和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2分)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阴阳相隔,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茫和感慨.(2分)
赏析:
关于“人间孤月映梨花”的理解,为何是“人间”,因为“斯人已殁”而“月亮尚在照临世间”,为何是“孤月”,因为斯人在时,月亮寄托着素洁的情怀,是斯人最好的知己,当斯人作土,便会痴痴地想“是否月亮也会因为我的离去而觉得孤单呢?”为何是“梨花”,首先清明正是梨花开放的时节,坟前也往往植有梨树,“梨花”的谐音正是“离花”,代表着离别,更重要的是“梨花”和“孤月”一样“清华”,斯人虽去,但斯人的精神却化为梨花长存世间,这样的例子在“青陵台上相思树”的典故中可以应证,化用一“映”字,不仅把月光照映在梨花之上的清冷,高远,沉寂的视觉美感传达出来了,而且让梨花和月亮又照应在无声的对话中了,诗人正是通过梨花在此死而复生了.(寂寥江上客)
3句上承“不见家”,想象自己未来也是一样的归宿,感慨遂生.3句也照应到了题目,清明日,在满城风絮中茫然而望,青山隐隐,家山何在?3、4想象自然,感慨很深,意境极美.孤月与梨花都不是实指,作者只是以这个意象来形容自己的清高与才华.百年之后如何谁也不知道,作者能如此预想,可见自视极高.
看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清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雪韩愈(6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小题1:在诗歌一、 2020-05-13 …
读不同城市居民上下班拥堵所花时间与其忍耐极限时间(单位:分钟)比较图,回答9~11题。9.居民上下 2020-05-17 …
花托下陷,但不与子房愈合,花的其他部分则位于花托上端内侧周围,称()。A.子房上位下位花B.子房上位 2020-05-25 …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它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母就愈小.”一 2020-06-06 …
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2020-07-07 …
人们发现:在果实成熟后的前期,随着果实的变软,其口味会愈来愈甜,分析其原因是,在果实成熟后的后期,随 2020-11-04 …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 2020-11-04 …
读下列语句,写出你的理解(不超过20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 2020-11-04 …
温度越高则分子运动越剧烈,而百科书上说分子运动越剧烈,则温度越高.是了到底是谁决定了谁?分子运动愈快 2020-11-21 …
读日本主要城市分布图和日本各城市樱花开花时间顺序表,据此回答9-10题城市东京筑波仙台秋田樱花开花时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