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孟子所作文章[九年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题目详情
孟子所作文章[九年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戈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他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他,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但是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是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个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他却不能取胜.包围起来攻打他,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的原因,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不是不充足,但是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是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个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看了孟子所作文章[九年级]得道者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各题。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20-06-09 …
12.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本文得出的结论是:A 2020-06-12 …
天时不如地利修辞手法作用,论证方法作用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2020-06-18 …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问题。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020-06-18 …
比较阅读甲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 2020-06-18 …
这句话的时间出处谁知道?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20-07-03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最能体现人和重要性的句子? 2020-07-14 …
古诗文填空。(5选4,8分)小题1:,,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 2020-07-23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曹刿论战》比较阅读(10分)(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2020-12-23 …
孟子在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首先提出“,”的论点进行论述,而得出治理孟子在文章《得道者多助失道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