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2题。卜算子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①缺月挂疏桐,漏断②人初静。谁见幽人③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2题。

卜算子
苏轼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 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①据史料记载,此词为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于黄州。此词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时所作。②漏断: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以铜壶盅水,水从壶中漏出,壶中箭上刻度显出时辰。夜深时,漏壶水少,不闻滴漏声,称“漏断”。③幽人:被谪幽居的人。这是作者自指。④省(xǐng):理解,了解。
1、这首词采用了借物寓怀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这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B、词的下阕尽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其实这只孤鸿就是词人自己。
C、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一句承上启下,其中的“惊”写出了孤鸿的失魂落魄;“恨”写出了孤鸿内心充满缠绵悱恻的悲情,然而世态炎凉,只能自吞苦水。
D、这首词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全词借幽人和孤鸿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意近即可)
2、C

看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第1——2...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  2020-06-11 …

根据“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  2020-07-03 …

橡树之谜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  2020-07-23 …

学习下面的描写方法,抓住人物的特点,仿写一段.我吃了一惊,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  2020-11-27 …

橡树之谜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  2020-12-03 …

大医仁心周大新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看见他们,可能会投去惊喜或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大医仁心周大新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市的街头  2020-12-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大医仁心周大新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大医仁心周大新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  2020-12-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大医仁心周大新我想,你应该见过年近90拄杖而行的老人。你在乡村或城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