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三国志11官职三国志11官职分配问题(皇帝分)

题目详情
三国志11官职
三国志11 官职分配问题(皇帝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官职 功绩 指挥 俸禄 效果
丞相 36000 15000 60 政治+5
司空 36000 15000 60 政治+5
太尉 36000 15000 60 政治+5
司徒 36000 15000 60 政治+5
大都督 36000 15000 55 统率+2
卫将军 36000 15000 55 统率+2
骠骑将军 36000 15000 55 统率+2
车骑将军 36000 15000 55 统率+2
光禄勋 32000 09000 50 政治+5
大司农 32000 09000 50 政治+5
廷尉 32000 09000 50 政治+5
卫尉 32000 09000 50 政治+5
征东将军 32000 14000 50 统率+1
征西将军 32000 14000 50 统率+1
征南将军 32000 14000 50 统率+1
征北将军 32000 14000 50 统率+1
尚书令 28000 09000 45 政治+4
太仆 28000 09000 45 政治+4
太常 28000 09000 45 政治+4
大鸿胪 28000 09000 45 政治+4
镇东将军 28000 13000 45 统率+1
镇西将军 28000 13000 45 统率+1
镇南将军 28000 13000 45 统率+1
镇北将军 28000 13000 45 统率+1
中书令 24000 08000 40 政治+4
御史中丞 24000 08000 40 政治+4
执金吾 24000 08000 40 政治+4
少府 24000 08000 40 政治+4
安东将军 24000 12000 40
安西将军 24000 12000 40
安南将军 24000 12000 40
安北将军 24000 12000 40
秘书令 20000 08000 35 政治+3
侍中 20000 08000 35 政治+3
留府长史 20000 08000 35 政治+3
太学博士 20000 08000 35 政治+3
左将军 20000 11000 35
右将军 20000 11000 35
前将军 20000 11000 35
后将军 20000 11000 35
曷者仆射 16000 07000 30 政治+3
都尉 16000 07000 30 政治+3
黄门侍郎 16000 07000 30 政治+3
太史令 16000 07000 30 政治+3
军师将军 16000 10000 30
安国将军 16000 10000 30
破虏将军 16000 10000 30
讨逆将军 16000 10000 30
郎中 12000 07000 25 政治+2
从事中郎 12000 07000 25 政治+2
长史 12000 07000 25 政治+2
司马 12000 07000 25 政治+2
平东将军 12000 09000 25
平西将军 12000 09000 25
平南将军 12000 09000 25
平北将军 12000 09000 25
太乐令 08000 06000 20 政治+2
大仓令 08000 06000 20 政治+2
武库令 08000 06000 20 政治+2
卫士令 08000 06000 20 政治+2
门牙将军 08000 08000 20
护军 08000 08000 20
偏将军 08000 08000 20
裨将军 08000 08000 20
主簿 04000 06000 15 政治+1
谏议大夫 04000 06000 15 政治+1
侍郎 04000 06000 15 政治+1
中郎 04000 06000 15 政治+1
忠义校尉 04000 07000 15
昭信校尉 04000 07000 15
儒林校尉 04000 07000 15
建议校尉 04000 07000 15
左仆射 05000 00010 00 政治+1
右仆射 05000 00010 00 政治+1
典农校尉 05000 00010 00 政治+1
议郎 05000 00010 00 政治+1
奋威校尉 06000 00010 00
长水校尉 06000 00010 00
破贼校尉 06000 00010 00
武卫校尉 06000 00010 00
看了 三国志11官职三国志11官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  2020-06-17 …

中国古代某朝的《职官志》写道:“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  2020-06-24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  2020-07-10 …

据《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  2020-07-10 …

《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2020-07-10 …

战国时期,官员禄秩的秩名来自俸禄额度。秦国和燕国,俸禄成为官阶,出现了三百石以上,五十石之官,千石  2020-07-13 …

下表根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整理而成。根据表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官僚机构职责,判断其所对应的  2020-07-13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皆秦制也.”《晋书•职官志》记载:“县  2020-07-28 …

三国志11官职三国志11官职分配问题(皇帝分)  2020-07-28 …

《新唐书·百官志》载:“吏部尚书一人,正三品……掌文选勋封考课之政。”据此判断吏部尚书的主要职责是: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