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唐太宗材料三:“唐太宗对臣子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
题目详情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唐太宗
材料三:“唐太宗对臣子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问:(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一种什么思想?从材料三中又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思想?
(3)唐太宗本着上述治国思想,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和业绩?
(4)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唐太宗?
材料二:“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唐太宗
材料三:“唐太宗对臣子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问:(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看到了什么实质性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的一种什么思想?从材料三中又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思想?
(3)唐太宗本着上述治国思想,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和业绩?
(4)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唐太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唐太宗看到了君臣、君民一体的重要性,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基于唐太宗的个人经历——从隋末的战乱到贞观年间的大治,总结积累的社会客观规律.
2、这是作为领导者的认识和胸怀,以天下为念,以普通大众为念,这是政权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3、(1)纳谏如流;(2)君臣一体;(3)与民生息;(4)修文至治.
4、作为封建帝王,固然李世民有自己地主阶级思维的局限性,但他志在天下、一统宇内、发展经济、从谏如流、修文至治、健全法制、开放门户的作为,无愧于一代明君.
2、这是作为领导者的认识和胸怀,以天下为念,以普通大众为念,这是政权得以维持的重要原因.
3、(1)纳谏如流;(2)君臣一体;(3)与民生息;(4)修文至治.
4、作为封建帝王,固然李世民有自己地主阶级思维的局限性,但他志在天下、一统宇内、发展经济、从谏如流、修文至治、健全法制、开放门户的作为,无愧于一代明君.
看了 唐太宗常用这样的比喻“君,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列材料: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人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这句话 2020-06-11 …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对君与民之间的关系持什么观 2020-06-11 …
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这就话体现了什么? 2020-06-11 …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怎样看待君民关系?又是怎样做的?结果如何? 2020-06-11 …
阅读右文,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2020-06-13 …
君舟民水的含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是怎样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的?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什 2020-06-14 …
帮忙翻译下要全部的尽量准确谢谢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 2020-06-22 …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为什么说这句话? 2020-06-22 …
解释一下这首诗曲池荷(唐.卢照邻)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2020-06-28 …
填空题:材料: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 2020-06-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