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物理和材料学家)在主持欢迎亲民党宋楚瑜先生到校发表演讲的仪式上尴尬了一把,清华大学赠送给宋楚瑜的书法作品是用篆体所书写的黄遵宪送梁启超诗《赠任父同年》,顾校长读到诗中第二句“侉离分裂力谁任”的“侉”字时卡了壳。这事引起许多人指责,有人认为“清华大学缺乏人文精神”,甚至有人提出顾校长应引咎辞职。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的议论文;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800字以上。
术业有专攻
流水一曲哀愁,说不尽的圆滑与变通,何求高山般巍峨与坦诚;大地坚实而广阔,何求天际的无边浩渺与遐想;李白与山水结亲,书写天地山川,何求他日战场驰骋。
顾秉林,清华之校长,纵使“侉”字卡壳,但本不专攻文学,何必刻意求之。
钱钟书,谱《围城》,写《管锥编》,说尽人生,笑傲苍穹。但何时,文学之盛,理学孱弱。包容的清华容纳了他,让他的文学得以绽放异样光彩。倘若那时,清华的殿堂不容许一个理学孱弱的学士,那今日清华的风采恐怕要逊色不少。
文理相合,相得益彰,必然可贵,但一己长处已有,刻意地追求另一处,不免落得杂学无成。
《师说》云:术业有专攻。悠悠繁华的唐代,文学之豪韩愈尚诫弟子,我们又何伤?文于博,理于专,二者不可混杂。不可否认,当世学贯中西的学者颇众,但我们亦不可抛却原有的累积,否则得不偿失。
诸葛孔明,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饱读兵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学贯古今,达兵法之变,但,终究是一文士。不过他的才气超越当时众人,纵无将帅体魄,无万军阵中取上将之首的骁勇,而只需瞬思便可相当,这便是一种术攻。他用他的谋略为他的人生弹奏出一曲哀而不伤、绕梁三日不绝的历史悲歌。
当我们痛批顾秉林校长时,我们是否应该冷静一下自己的心。偏偏的物理学家硬要读出字正腔圆的古汉字时,这也是一种难为。也许我们会被清华这座丰碑刺伤眼睛,但事实就是如此,顾秉林校长专攻理学。
米芾专攻书法之门,忽于为官,造就千古书法大家;袁隆平醉心杂交育种,疏于名利,终成现代农业之父;梁思成苦研古建筑,谱写《中国建筑史》。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不要在乎自己的不明他处,每一处美丽都是精彩。
【解析】
试题分析:本次作文是为巩固时事评议类文章而设的一篇材料作文。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查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在写法上,一般可写成评述性文章即评论,而评论一般可分为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写法上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写作时要把握材料的中心内容——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可从两个方面立意。1.为顾校长辩护:“人无完人,金无足赤”,“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顾校长虽是清华校长,但他是物理学专家,有不认识的字在所难免,我们要有包容之心,而不能求全责备2.批评顾校长:清华是历史文化悠久的高等学府,作为一名校长,理应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却在“侉”字上卡了壳,顾校长为何不未雨绸缪,提前作好准备,防止尴尬事件的发生,这本身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也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人文精神的忽视。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1.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本则材料中心事件是顾秉林校长“卡壳之失”, 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查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2.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4.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 2020-05-14 …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材料二阅 2020-07-02 …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清华秉承“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传统,恪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 2020-07-03 …
(26分)对人类与生态关系的文明演进在一定程度反映了人们思想认识水平的升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2020-07-24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材料� 2020-07-28 …
诗文、书画、戏曲,汇聚悠悠万事,浓缩人生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赏下图郑板桥的《幽兰图》。 2020-12-04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范蠡、计然的经济思想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精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2020-12-18 …
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阅读下图:材料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人 2020-12-28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 2020-12-29 …
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军国主义妄图独占中国由来已久。……明治维新以后七十余年,日本发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