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
题目详情
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看了 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题西林壁这首诗揭示了什么哲理 2020-05-23 …
求几首古代"借景喻理"的哲理诗!朱熹的《观书有感》《春日》、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杜荀鹤的 2020-06-09 …
仿照下面的事例,自选话题,另写一首有哲理的小诗.如题.土附着在大地上你是土壤漂浮在空间里你是尘埃仿 2020-07-12 …
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 2020-07-15 …
《未选择的路》这首诗是一首具有()意义的哲理诗《未选择的路》是一首具有()意义的哲理诗.诗中升华主旨 2020-11-10 …
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哲理相同的名句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说:“不识庐山正面目,只 2020-11-23 …
对《断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行诗展示了四幅画面,或者说四种意象。B.这首诗构思的出发点 2020-11-29 …
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汉书》,由东汉范晔编撰。B.《题西林 2021-01-16 …
我国明代哲学家王守仁十一岁时以《蔽月山房》为题信口吟出了一首富含哲理的诗句:“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 2021-01-21 …
'人有悲欢离合,,.’出自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他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告诉人们‘当事 2021-02-02 …
相关搜索:题西林壁这首诗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