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诗歌鉴赏(7分)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诗歌鉴赏(7分)从军行唐.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

题目详情
诗歌鉴赏(7分)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诗歌鉴赏(7分)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1.西京:长安。
   2.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指代奉命出征的将帅。
   3.凤阙:阙名。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4.龙城:又称龙庭,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的要地。
    5.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小题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做简要分析(3分)
小题2:第三联描写战斗的情景,诗人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的?试做简要分析。(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三个动词三幅情景图。照写出敌军入侵之急,激起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辞写出辞别朝廷,告别家人的情景,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绕”写出围困入侵军队,激战就在眼前的壮观场面,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3分)
小题2:_侧面描写采用景物描写和气氛烘托的艺术手法:“雪晴…..”从视觉角度写出环境恶劣烘托出战斗的残酷“风多…..”从听觉角度烘托战斗的激烈和悲壮(4分)


小题1:试题分析: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辞”写出辞别朝廷,告别家人的情景,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铁骑绕龙城,“绕”写出围困入侵军队,激战就在眼前的壮观场面,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点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解答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小题2:试题分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考点:
点评: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解答步骤: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取得了什么艺术效果。
看了 诗歌鉴赏(7分)从军行唐.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分B.无伤也,请辞于军辞谢C.孝子不  2020-05-16 …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新中国成立后被确立为国歌的是[]A.《国际歌》  2020-05-16 …

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斗志,成为不朽民族战歌的是[]A.《国际歌》B.《十送红军》C.《义勇军进  2020-06-17 …

阅读下面的歌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2020-06-30 …

1868年初,倒幕派要求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实际上是A.要求幕府把“大政奉还”天皇B.准备以武力  2020-07-11 …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  2020-11-08 …

英语翻译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  2020-11-14 …

某中学播音室电脑中储存有50首歌曲,其中校园歌曲5首,军旅歌曲5首,民乐10首,流行歌曲15首,民歌  2020-12-22 …

某中学播音室电脑中储存有50首歌曲,其中校园歌曲5首,军旅歌曲5首,民乐10首,流行歌曲15首,民歌  2020-12-22 …

某中学播音室电脑中储存有50首歌曲,其中校园歌曲5首,军旅歌曲5首,民乐10首,流行歌曲15首,民歌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