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①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题目详情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①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②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注】①二者形:懂得了这两点。 ②食:通“蚀”,腐烂、腐蚀。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向是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___
例:间行以去,之陶。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4)请简要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以为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
(选自《史记•货殖列传》,有删改)【注】①二者形:懂得了这两点。 ②食:通“蚀”,腐烂、腐蚀。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翻译不正确的一向是___
| A.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 资:蓄积 |
| B.国富,厚赂战士。 | 赂:赠与钱物 |
| C.适齐为鸱夷子皮。 | 适:到 |
| D.子孙修业而息之。 | 息:停止 |
例:间行以去,之陶。
| A.修之十年,国富。 | B.如姬资之三年 |
| C.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 | D.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 |
①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②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之陶。
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4)请简要概括范蠡将治国的思想用于治家的具体做法。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D 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息:滋生,生长.
(2)C C项和例句中的“之”为动词,到、往.A.代词,国家;B.代词,这件事;D.音节助词,无义.
(3)
①反:返回;出:卖出.句子翻译为:(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②乃:于是,就;间:秘密;去:离开.句子翻译为: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
③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护持;颠:跌倒;扶:搀扶;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句子翻译为: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4)①“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散财行仁德之事;④“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把握时机,选择贤人.
答案:
(1)D
(2)C
(3)①(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②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
③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4)①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散财行仁德之事;④把握时机,选择贤人.
答案: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2)C C项和例句中的“之”为动词,到、往.A.代词,国家;B.代词,这件事;D.音节助词,无义.
(3)
①反:返回;出:卖出.句子翻译为:(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②乃:于是,就;间:秘密;去:离开.句子翻译为: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
③危:不稳,这里指站不稳;持:护持;颠:跌倒;扶:搀扶;相(xiàng):搀扶盲人走路的人.句子翻译为: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4)①“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散财行仁德之事;④“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把握时机,选择贤人.
答案:
(1)D
(2)C
(3)①(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
②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
③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4)①利用陶地的地理优势进行商业交易;②治理产业,囤积居奇;③散财行仁德之事;④把握时机,选择贤人.
答案:
从前,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上,于是任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要打仗,就要做好战备;了解货物何时为人需求购用,才算懂得商品货物.善于将时与用二者相对照,那么各种货物的供需行情就能看得很清楚.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样做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粮食平价出售,并平抑调整其他物价,关卡税收和市场供应都不缺乏,这是治国之道.至于积贮货物,应当务求完好牢靠,没有滞留的货币资金.买卖货物,凡属容易腐败和腐蚀的物品不要久藏,切忌冒险囤居以求高价.研究商品过剩或短缺的情况,就会懂得物价涨跌的道理.物价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物价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货物钱币的流通周转要如同流水那样.”勾践照计然策略治国十年,越国富有了,能用重金去收买兵士,使兵士们冲锋陷阵,不顾箭射石击,就像口渴时求得饮水那样,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继而耀武扬威于中原,号称“五霸”之一.
范蠡既已协助越王洗雪了会稽被困之耻,便长叹道:“计然的策略有七条,越国只用了其中五条,就实现了雪耻的愿望.既然施用于治国很有效,我要把它用于治家.”于是,他便乘坐小船漂泊江湖,改名换姓,到齐国改名叫鸱夷子皮,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做了国相.范蠡叹息道:“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财产,做官就达到卿相高位,这是平民百姓能达到的最高地位了.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祥.”于是归还了相印,全部发散了自己的家产,送给知音好友同乡邻里,携带着贵重财宝,秘密离去,到了陶邑.(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买卖货物的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得到财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约定好父子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万万.天下人都称道陶朱公.
朱公治理产业,囤积居奇,随机应变,与时逐利,而不责求他人.所以,善于经营致富的人,要能择用贤人并把握时机.十九年期间,他三次赚得千金之财,两次分散给贫穷的朋友和远房同姓的兄弟.这就是所谓君子富有便喜好去做仁德之事了.范蠡后来年老力衰而听凭子孙,子孙继承了他的事业并有所发展,终致有了巨万家财.所以,后世谈论富翁时,都称颂陶朱公.
看了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现文昌卫星发射场有一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 2020-04-09 …
英语翻译唯其不自力形,而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得吾说而推之兮,亦足以知物理之固然. 2020-05-17 …
50名学生做物理、化学两种实验,每人两种实验各做一次,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 2020-06-14 …
圆桌旁坐着2k个人,其中k个是物理学家,k个是化学家,并且其中有些人总说真话,有些人则总说假话.今 2020-06-18 …
物理艰难是什么意思骂死纨绔不学,不知物理艰难红楼梦里有这么一句话,什么叫做物理艰难,这句话是什么意 2020-07-05 …
已知物理地址,如何求段基址和偏移量已知物理地址为0002EH,则段基址和偏移量怎么求呢?麻烦给我讲 2020-07-15 …
关于绝对值的不等式和集合的题1.已知集合A={1,2},B={x|x是A的子集},则集合B=?2. 2020-08-03 …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否证明了上帝的存在假如大爆炸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由奇点创生出 2020-12-18 …
请问物理老师为什么在我把牛顿第二定律F=ma说成am后大发雷霆?(已知物理老师是班主任,45岁男) 2020-12-2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比值定义法是物理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