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我们需要有这么一部法律,让捐赠者能够得到保障,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能

题目详情
材料一: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我们需要有这么一部法律,让捐赠者能够得到保障,让求助的人能够有章可循,让欺诈行为受到惩处,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弘扬。”大会新闻发言人傅莹说。
材料二:淮安在全国首创的“互联网+捐赠”运作新模式--“阳光慈善网”的创新做法为《慈善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阳光慈善网所有求助捐助信息全程公开,实现了让每一个求助真实可信、每一笔捐款明明白白,努力让“爱心不再受伤”。
(1)阅读材料一,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制定和实施慈善法的重要意义。
(2)请结合两则材料说一说,如何才能让“爱心不再受伤”?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谈谈制定和实施慈善法的重要意义,从有利于推进依法治国,促进和谐发展,规范慈善行业,推进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等角度组织答案.
(2)本题考查了如何才能让“爱心不再受伤”,要从国家,社会,求助者,捐助者等角度解答,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社会应该倡导乐于奉献、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求助者要树立法治观念,学会感恩,捐助者要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依法保障自己的权益.
故答案为:
(1)①制定和实施慈善法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依法规范慈善事业,打击违法行为,有利于推进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②制定和实施慈善法有利于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解决慈善捐助方面的纠纷,促进和谐发展.③慈善法可以规范慈善行业,让捐助的过程和结果更加公正透明,有利于推进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 ④有利于在全社会提倡、支持和鼓励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友善精神.(4个角度,每点1分)
(2)①国家:依法规范慈善事业,维护捐助人的合法权益,也要让骗取钱财、滥用善款的不法之徒受到应有的惩罚.②社会:倡导乐于奉献、诚信友善的社会风尚,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慈善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督,让乐善好施者敢于捐献、乐于捐献.③求助者:树立法治观念,提升自身的诚信意识,利用合法的途径发布真实的求助信息,获得帮助后及时反馈信息,学会感恩.④捐助者:提高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对网络上的个人求助信息进行甄别,通过合法正规的途径奉献爱心,遇到诈骗学会依法维权,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四个不同角度,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