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碗大米饭戴晓军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在那时,细粮是很奢

题目详情
一碗大米饭
戴晓军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都在我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
    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一日三餐都是大饼子、玉米粥和小米饭等粗粮。为了曾祖母的病,父亲借来了一升大米。每天早上,母亲蒸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然后一口口给曾祖母喂下。
    孝敬的定义就是留给曾祖母好吃的东西,那时我常常这样想。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
    一天有个亲戚来串门。那天做的是小米饭,但曾祖母的那碗大米饭依然没变。早上,曾祖母没起来吃饭;而我因为离校远,每天带饭上学。那天是亲戚给我装的饭,装好后,我就背着书包走了。
    中午的时候。饥饿席卷了我的全身。饭盒还透着热气。我打开饭盒,一下子愣住了……饭盒里竟然是白花花的大米饭!我不晓得那个亲戚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简单的思维使我想不到那么多。这是曾祖母的饭,我不能吃。我也知道,那些大米借得不易。面前的大米饭在我的眼里一点点变大,我的口水不经允许就分泌出许多许多。周围的说话声、打闹声一会模糊,一会儿清晰。我悄悄地环视了一下四周……没人注意我。于是我盖上了饭盒,站起来擦了擦嘴,似乎我已经吃饱了。
    整个下午,我在极度饥饿中度过。几次我有打开饭盒的冲动,毕竟那时我是个孩子。老师的话,窗外的阳光,统统变成了那盒大米饭,一遍遍地诱惑、冲击着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书包里那盒饭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走进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在烧火,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
    我走到母亲面前,从书包里拿出那盒饭,递给母亲。那一刻我嘴一撇,要哭。母亲接过饭盒 她感受到了饭盒的分量。她不解地看着我。
    母亲打开饭盒,是一盒动都没动的大米饭……
    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
    我任由母亲在我肩头啜泣。黄昏的阳光斜斜地射进来,整个屋子变成了一种惨淡的红色。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我感觉到母亲作为女人的脆弱,感觉到自己终于可以承受母亲的眼泪了。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一天放学,我看见很多人在我家,曾祖母去世了。我和大人们一样跪在灵柩前,母亲哭得很伤心。
    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
(1)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在叙述故事表现人物时,运用了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
B.文章表现了母亲善良无私、孝敬老人的美德,也写出了我的懂事、孝顺。
C.本文以“一碗大米饭”为线索,叙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D.结尾写到“我梦见曾祖母,手里端着一碗白花花的大米饭”,表现了我的恐惧。
(2)理解加点的词语指代的内容。
①在那时,细粮是很奢侈的东西。
②我想我那时能说的只有这些
(3)母亲看到我带回一碗大米饭后,为什么哭了?
(4)“好不容易挨到了放学,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此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好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母亲那个时候有一张愁苦的脸,那就是在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硌牙的玉米粥的时候”及“母亲直直地盯着我,黯然的眼神中有一种沧桑和无奈.过了一会儿,她突然抱紧我,大滴大滴的泪珠滴在我的脖子上.”等语句可看出母亲对曾祖母非常孝敬的同时,对“我”也很心疼.因此,母亲不是对我不在乎.选项赏析有误.A、B、C项对文章的赏析正确.
故选:D.
(2)本题考查词语指代内容.解答时,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从文中找出关键语句,解答①时,“那时”指代的内容,学生可以从第二段“记得我七岁那年,曾祖母重病缠身,母亲精心地伺候她.”中找到答案;解答②题时,学生可以从倒数第四段的结尾句“我用稚嫩的手擦着母亲的眼泪,可不一会儿,我终于也吓得哭了起来.‘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中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人物心理活动.联系全文的故事情节,我们知道,当时“我”家生活极度艰难,“我”当时只有七岁,居然能够忍住饥饿,留住米饭,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一切印在一个母亲心里,自然是百感交集,有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
(4)本题考查修辞手法.题干中“我的腿好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运用了夸张的修辞,“灌了铅一样”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是比喻.解答修辞的作用时,学生应明白,夸张就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在文中就是为了写出“我”内心痛苦矛盾和因没吃饭身体上的痛苦.
答案:
(1)D
(2)①“那时”指代“我”七岁那年.②“这些”指代“妈,你别哭,我长大了挣钱养活你…
(3)母亲此时百感交集,看到儿子挨饿,却无力改变现状,心疼、内疚、痛苦和无奈一起袭来.
(4)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沉重”的程度,增强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