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小明参加了“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活动:(1)如图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从A处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填字母代
题目详情
小明参加了“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活动:

(1)如图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从A处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填字母代号).
A.不变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不变
(2)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纸锥从A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C为___m/s.纸锥从A到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B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小刚与别的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不同,本实验纸锥下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___cm/s.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1)如图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从A处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填字母代号).
A.不变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不变
(2)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纸锥从A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C为___m/s.纸锥从A到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B___vB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小刚与别的小组交流时,发现不同小组测得纸锥下落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不同,本实验纸锥下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___cm/s.请你猜想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___(写出一个影响因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图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故应选C;
(2)由图可知,纸锥从A到C的距离sAC=7.50cm-1.00cm=6.50cm,时间tAC=8×0.1s=0.8s;
从B到C的距离sBC=7.50cm-4.50cm=3.00cm.时间tBC=3×0.1s=0.3s,
则纸锥从B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BC=
=
=0.1m/s,
纸锥从A到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C=
=
≈0.081m/s,
所以:vAC<vBC;
(3)由图可知,在BC段纸锥在相同相间内通过的路程最大,所以本实验纸锥下落达到的最大速度等于BC段的速度1m/s=10cm/s.
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纸锥的质量.
故答案为:(1)C;
(2)0.081;小于;
(3)10;纸锥的质量(或纸锥的横截面积等等).
(1)由图知,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故应选C;
(2)由图可知,纸锥从A到C的距离sAC=7.50cm-1.00cm=6.50cm,时间tAC=8×0.1s=0.8s;
从B到C的距离sBC=7.50cm-4.50cm=3.00cm.时间tBC=3×0.1s=0.3s,
则纸锥从B到C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BC=
| sBC |
| tBC |
| 0.03m |
| 0.3s |
纸锥从A到B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AC=
| sAC |
| tAC |
| 0.065m |
| 0.8s |
所以:vAC<vBC;
(3)由图可知,在BC段纸锥在相同相间内通过的路程最大,所以本实验纸锥下落达到的最大速度等于BC段的速度1m/s=10cm/s.
影响最大速度的因素可能是纸锥的质量.
故答案为:(1)C;
(2)0.081;小于;
(3)10;纸锥的质量(或纸锥的横截面积等等).
看了 小明参加了“测量纸锥下落的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摄影测量技术有发展前景吗?会很容易被取代吗?我想问的是,在可以预知的数十年内,摄影测量会不会被激光 2020-05-22 …
有一材料写道:“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非)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占今 2020-06-25 …
魏源曾描述某国政治制度“二十七郡(州)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一变古今官家( 2020-06-25 …
食物是人体的“燃料”,它在人体中通过代谢变化释放出热量.下面统计表中统计的是不同年龄的人为了保证生命 2020-11-07 …
(2007•东莞)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为1:1,生男生女主要取决于()A.母亲的卵B 2020-11-12 …
服饰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世纪元年拍摄了《花样年华》这部旧 2020-12-08 …
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 2020-12-12 …
如图表示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图中小写字母代表染色体,大写字母代表变化过程.请根据图的内容 2020-12-16 …
服饰的演变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新世纪元年拍摄了《花样年华》这部旧 2020-12-18 …
在原始社会,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到“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的转变,说明了A.原始社会是人们心目中的 2020-1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