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游褒禅山记中的一词多义胜道文盖然其于以而乃
题目详情
游褒禅山记中的一词多义 胜 道 文 盖 然 其 于 以 而 乃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名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识其本名)
道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道路)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说)
常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寻常 常常)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观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景观)
为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动词,作)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是,算得上)
谬
盖音谬也.(形容词,错误)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使动用法.使……弄错)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指慧空禅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代仆碑)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词,代那些.)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视其左右——代词,后洞,洞壁.
谬其传——代词,那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表停顿)
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
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取独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取独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助词,的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此余之所得也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代词,指代他
其孰能讥之乎 代词,代他
(五)文言句式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句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句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7.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宾语)
8.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宾语)
9.而卒葬(于)之(省略句,“葬”后省略“于”)
10.有碑仆(于)道(省略句,“仆”后省略“于”)
11.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省略句,“焉”后省略“而不至”)
12.其孰能讥之乎?(固定句式,难道……吗?)
13.何可胜道也哉!(固定句式,哪里……呢!)
1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固定句式,这就是……的缘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命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识其本名)
道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道路)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说)
常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寻常 常常)
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观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景观)
为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动词,作)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是,算得上)
谬
盖音谬也.(形容词,错误)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使动用法.使……弄错)
其
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褒禅埋葬之时)
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个,指慧空禅院)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
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代仆碑)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词,代那些.)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指古人.
视其左右——代词,后洞,洞壁.
谬其传——代词,那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表停顿)
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
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语气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之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取独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取独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助词,的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此余之所得也 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代词,指代他
其孰能讥之乎 代词,代他
(五)文言句式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状语后置句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句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判断句
6.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判断句
7.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宾语)
8.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宾语)
9.而卒葬(于)之(省略句,“葬”后省略“于”)
10.有碑仆(于)道(省略句,“仆”后省略“于”)
11.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省略句,“焉”后省略“而不至”)
12.其孰能讥之乎?(固定句式,难道……吗?)
13.何可胜道也哉!(固定句式,哪里……呢!)
1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固定句式,这就是……的缘故.)
看了 游褒禅山记中的一词多义胜道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诚求初中人教版语文所有课文的知识点锦集主要是:1按课分类给的重要词语,最好有拼音,没有就算了2古文 2020-05-13 …
《山市》文中有几处数字:“五架”、“五点”、“八层”.用这些数字是为了说明什么?前文哪一词可概括其 2020-05-22 …
方文山与宋词的关系方文山的词与宋词具体有怎样的联系? 2020-06-09 …
对比王维《山居秋暝》和《鹿柴》,这两首诗中都出现了“空山”一词.在王维笔下,这真的是一座“空山”吗 2020-07-26 …
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黄”是指:A.黄土B.黄山C.黄帝D.黄河寿比南山”一词中的“南山”指的 2020-11-08 …
陈涉世家的文言文知识总结(一词多意,词类活用等)不要文言知识,要文中(一词多意,词类活用等)这些的总 2020-11-13 …
《爱在西元前》是由台湾偶像歌手周杰伦演唱,出自于《范特西》专辑,由周杰伦御用填词人方文山填词,这首歌 2020-11-14 …
(28分)“文明”一词,古今有不同的内涵和寓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判断里, 2020-11-2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演好自己的偶像剧——专访方文山一盈他身上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才华”,另一 2020-12-16 …
愚公移山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和通假字我只要一词多义好了有另外赏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