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俗语"十雾九晴"有科学的根据吗?"十雾九晴"是说一种可能性,是说如果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下雾,第二天基本上都是晴天.前人可能是有经验总结出来的,不过的确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

题目详情
俗语"十雾九晴"有科学的根据吗?
"十雾九晴"是说一种可能性,是说如果晚上或者第二天早上下雾,第二天基本上都是晴天.前人可能是有经验总结出来的,不过的确是可以用科学解释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早上的雾,是昨夜地面辐射散热的产物:因为一夜以来,天朗气清,地面热力通畅发散,致使地面层空气内的水蒸汽变饱和而凝成雾滴.可见天气先晴了,然后才有雾的.早上是一昼夜间最低温度发生的时间,温度既然最冷,所以这时候的雾也最浓重.再加上太阳一出,由于紫外线对于空中氧气的照射,使一部分氧气,变成了臭氧.这小量的臭氧会使空中许多微尘(大多是燃烧的产物,像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等),加强吸水能力.因此,使早上的雾幕,顿时加浓.但是,太阳升高了,热力加强了,地面变得太热,下层空气就要上升,因此雾滴就消散.这样看来,早上雾的临时加浓,也是因为天空无云,天气清朗的结果.雾是一种常见的大气凝结现象,尤以秋冬季节为多.发生大雾时,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中,使空气变得混浊,能见度降低,人们只能看见近处的人或物.一般是空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就称雾,而最近几次导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大雾能见度不足100米.雾的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靠近地面的空气中的水汽很充足,遇冷时能达到饱和状态;二是夜间风力很小,大气层结构较稳定,并有充足的凝结核——悬浮物质存在.雾形成时,常伴有相应的逆温层存在,也就是说,在近地面这一段,越靠近地面气温越低,越往上气温越高.这与正常天气情况刚好相反.雾在夜间逐渐形成,至早晨浓度最高;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升高,浓雾就会逐渐变薄,直至消散.因此有“十雾九晴”的说法.如果久不消散,则会下雨,这大多与秋冬时季锋面过境有关.雾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它和云都是由于气温下降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所谓“腾云驾雾”,说明云和雾是相似的东西,只是所处空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