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朱文公指的是谁?

题目详情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朱文公指的是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朱文公即朱熹,闽南民间称来熹公.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安徽黎源(今属江西),定居建阳.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农历九月十五日,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九日,葬于建阳唐石理大林谷(今黄坑乡后塘村).
朱事家道贫困,父亲早亡.5岁入学,受学于父亲的好友胡宪、刘勉之、刘子晖.18岁贡于乡,次年中进士.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任泉州府同安县主簿.后罢归,从延平李侗学.李侗之师为罗从彦,罗从彦之师为杨时.而杨时则是二程的弟子.二程的理学,朱熹是经过李侗继承下来的.
在朱熹的一生中,为官9年,其余都是钻研学术、著书立说、讲学论道的.就是在他为官期间,也是用相当大量的精力于讲学传道.一生著述70多部,凡460卷.创办书院27所,17生达几千人.著名学者钱穆先生曾在他的《子新学案?朱子学提纲》中提到:"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
这位伟大的人物长于闽,仕于闽,其门人亦多为闽人,其学称闽学,在福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而深刻的.
他在同安"三年之绩,有百年之思".他为官清正,俭朴安贫,注重教育,兴文盲贤,不但为同安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培养了许多人才,而且身体力行,移风易俗,使同安成为"海滨邹鲁,文教昌明"之地.当他秩满离去,百姓直送到南安同安交界的小盈岭,扳辕不忍离,迄今仍有"扳辕石"志之.
因此,明清两代,福建各地,特别是厦门,所建朱子祠相当多.有的在孔庙内另建一词,有的则设于书院内.各地书院几乎都记朱子.厦门旧时有玉屏书院、紫阳书院、衡文书院、鹭津书院,皆设朱子像,春秋二祀.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玉屏书院,院内先是建文昌殿、萃文亭,供奉朱文公.乾隆十六年,又盖集德堂,供奉朱文公.所有生员学童,每月皆要把拜朱文正公.书院则每年春秋二祭."每条用猪羊各一,祭席四筵.凡与条者,本籍皆分昨、"可见是相当隆重的祀典.
厦门的紫阳书院,原在西门外朝天宫处,后来移到厦门港.规模虽然不及玉屏书院,也曾办得轰轰烈烈,同样设朱子像,每年春秋祭祀.在厦门市同安区,更有许多历朝所建的朱子祠,及朱熹的文物遗迹.元至正十年,知县孔公俊在朱熹曾居住过的"畏垒庵"修建了文公书院.明嘉靖年间,理学名宦林希元又把书院迁至当年朱熹披襟行吟的大轮山梵大寺后.中堂立朱熹石刻神像,左右以其高徒许顺之、吕大奎内先生配祀,"来学者常数十人,莫不遵行文公之教".(洪朝选《隆庆二年五京筑仰上亭记》)在梵天寺后,至今还可以看到明代学人所建的仰止亭、瞻亭,以及清代的"紫阳过化"、"邹鲁遗风"等摩崖石刻.
在同安梅山寺左,也有清代建的朱子祠.祠中有一副联:"四十六日功名可知气运,一千余年著述未附斯文."相当概括地综述了朱熹一生.
正如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朱熹也有其鼓吹封建礼教的一面.这是不应苛求于前人的.民间对朱文公的崇拜,对于重学尊师,提高民族文化水平,有其积极的意义,这是应该予以肯定的.近年闽学兴起,对朱子的崇敬化作了对其思想遗产的深入研究.学术界对朱子的研究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海峡两岸有关的学术交流也开始了新的起步.这对反思传统,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改革开放,显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朱熹公若上天有知,当会比旧时享春秋二祭的牲礼更为欣慰!
看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朱文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电视连续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朱元璋大肆删减《孟子》一书的镜头。《孟子》一书被朱元璋删减的内容最  2020-06-09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  2020-06-21 …

下图是宋理宗为朱熹宗族题词的圣旨及朱熹画像。朱熹获此殊荣是因为()宋理宗赵昀书题朱氏祖卷朱熹A.朱  2020-07-03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  2020-07-05 …

1、《与朱元思书》文中采用联想手法用动态写静景的句子是:2、《与朱元思书》中隐含人生观点的句子:  2020-07-18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朱文公”指的是?鲁迅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中的“朱文公”指的是  2020-12-05 …

2008年6月,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  2020-12-16 …

《朱子语类》中说:“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存未当,则门下缴  2020-12-26 …

读一读。朱熹的读书法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一生饱读诗书。关于读书,他有这样一些  2021-01-12 …

朱熹一生著述甚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这里的“四书”指的是A.《诗》《书》《礼》《春秋》B  2021-01-16 …